五种高性能核心材料
五种高性能核心材料
高性能铁心材料的出现,提升了电机、变压器等设备性能,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除非晶合金外,常用的高性能铁心材料还有6.5%硅钢、钴铁、镍铁、金属软磁粉芯等。
铁芯材质:非晶合金
与传统硅钢片电机相比,非晶合金电机在功率密度和能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从材料本身来看,非晶合金密度更低、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从磁性能来看,非晶合金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低矫顽力等特点。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功率和转速下,非晶合金电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在中高频应用中,非晶合金的铁损仅为普通硅钢片的1/8到1/10左右,而且这种趋势在更高频率下更加明显。采用非晶合金的电机纳米晶磁芯可实现高达12kW/kg的功率密度,同时降低铁芯损耗50%,有效降低电机能量损耗。
然而,非晶合金材料脆硬的物理特性使其对加工工艺非常敏感,很难将非晶合金加工成复杂的形状,这对非晶合金材料的产业化带来了挑战。
6.5%硅钢
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硅钢的磁致伸缩系数减小,铁损减小,磁导率增大。当硅含量达到6.5%时,硅钢的磁导率达到最大值,表现出优良的磁性能。但6.5%硅钢脆性大,加工性能差,难以制成复杂的形状。从应用方面看,6.5%硅钢是高频电机理想的铁心材料。
钴铁
钴与铁形成合金,在室温下达到极高的饱和磁化强度。然而,钴铁通常由于钴含量高而价格昂贵。典型的应用包括航空发动机、油田发动机以及赛车运动中的专用电动和混合动力系统。
镍铁
它主要由镍和铁组成。此外,它还含有其他元素,例如铬、硅、硫、磷和碳。镍铁的主要优点是磁导率高,矫顽力低。它的局限性是饱和度和最大磁通密度低。镍铁主要用于低损耗电机,例如航空航天中需要低损耗的电机。
金属软磁粉
磁性粒子均匀分散于非磁性介质中,可降低高频涡流损耗,提高应用频率,具有密度低、重量轻、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一致性好等优点。但由于磁性粒子被非磁性材料隔开,造成部分磁路中断。目前,轴向磁通电机的定子材料可采用金属软磁粉芯。
总体来看,通过优化合金配方、改进制备工艺、控制晶粒结构等方法,可以提高铁心材料的磁性能,降低磁滞和涡流损耗,从而提高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随着电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铁心材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