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00平米办公空间年节电1.15万度,“绿之屋”成绿色建筑典范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8: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00平米办公空间年节电1.15万度,“绿之屋”成绿色建筑典范

在北京西城区一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式办公楼内,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这里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中国院绿建院”)的办公空间,经过精心改造,这个900平方米的空间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绿之屋”。

01

从“灰色”到“绿色”的转变

“绿之屋”项目的诞生,源于中国院绿建院对绿色建筑理念的执着追求。作为一支以绿色设计为专长的团队,他们决定以自身办公空间为实验田,展开一场“低碳营造”的实践。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将‘灰色’的功能型空间转化为‘绿色’的生态健康空间,为员工创造一个既节能节材,又自然环绕、绿意充盈的工作环境。”

02

“少装饰、多自然、轻建构、大绿量”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之初,团队就确立了“少装饰、多自然、轻建构、大绿量”的核心理念。他们提出六大策略:空间用能、灵活适变、轻量建构、绿量提升、循环再生、智慧调控。这些策略不仅体现了绿色建筑的核心思想,更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03

创新设计带来的绿色变革

走进“绿之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侧的开放长廊。这里不仅解决了眩光问题,还成为了展示作品和摆放植物的理想场所。北侧的挡风缓冲区则用于非长时间驻留活动,通过推拉隔断实现空间形式与功能布局的转换。东侧入口处设置的生态展厅空间,既减少了人员驻留,又促进了绿植生长。

在材料选择上,项目大量采用轻型建材和可装配式结构。模块化钢构架、聚碳酸酯板、钢板、钢杆等轻量材料的运用,不仅释放了使用空间,还节省了材料。据统计,通过轻量化装配建造方式,项目节材约1.8吨。

04

数据见证绿色成效

经过两个完整自然年的运营,项目团队用数据证明了改造效果。通过空间用能分区和自然采光通风,过渡季时长延长了366小时,建筑运行阶段年节能约1.15万千瓦时,减碳约6.56吨。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项目的节能效果,更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05

绿色空间提升员工福祉

“绿之屋”不仅是一个办公空间,更是一个提升员工福祉的绿色生态系统。大量研究表明,在拥有自然元素的环境中工作,员工的幸福指数可提高15%,工作效率提升6%,创造力增强15%。项目通过增加绿植、改善采光和通风,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06

引领绿色建筑新风尚

“绿之屋”项目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改造效果上,更在于其对行业的示范作用。项目团队通过实践证明,绿色建筑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通过科学设计和技术创新实现的现实。这种“全生命周期低碳化”的理念,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者和决策者。

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说:“‘绿之屋’项目展示了绿色建筑的无限可能。它告诉我们,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我们完全可以在不牺牲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充满绿色生机的办公空间里,中国院绿建院的设计师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他们不仅打造了一个生态健康的办公环境,更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