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市酱油与叙永红色故事:长征文化的不同诠释
先市酱油与叙永红色故事:长征文化的不同诠释
近日,“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走进泸州市合江县和叙永县,分别探访了国家级非遗先市酱油基地和叙永县的红色故事。这两个地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但它们与长征文化的关联性却大不同。
先市酱油:千年酿造技艺的传承
先市酱油,这一源自四川合江的传统技艺,早在汉代就已萌芽,经过唐宋的兴盛,至清代达到鼎盛。2014年,先市酱油酿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赤水河畔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先市酱油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酿造工艺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从筛选原料到灭菌罐装,十三道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尤其是天然野生菌种制曲这一环节,对温度、湿度要求极高,必须保持在25℃左右。这种严苛的工艺标准,加上赤水河畔富含矿物质的优质水源,共同造就了先市酱油“酱香浓郁、色泽棕红”的独特品质。
然而,当我们试图将先市酱油与长征文化联系起来时,却难以找到直接的关联。虽然先市酱油的产地合江县位于红军长征的路线上,但先市酱油的兴盛时期(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与红军长征时期并不重合。从文化内涵来看,先市酱油代表的是中国传统酿造工艺的精湛技艺,而非长征精神的体现。因此,尽管先市酱油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它与长征文化的直接关联性较弱。
叙永红色故事:长征精神的生动诠释
相比之下,叙永县的红色故事则与长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35年2月3日,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来到叙永县石厢子,与当地群众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这是红军长征途中唯一一次过春节,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这次春节不仅是简单的节日庆祝,更体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红军不仅开仓分粮分财物,还杀肥猪分给群众,与老百姓共度了一个“开心年”。这种军民一家亲的场景,正是长征精神中“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叙永县充分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从2023年和2024年连续获得“全国冬季‘村晚’示范展示点”称号,到开发各类红色文创产品,再到打造“鸡鸣三省·红色石厢”系列文化活动,叙永县将红色文化融入了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举措不仅传承了长征精神,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叙永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结语:文化传承的两种路径
先市酱油与叙永红色故事,虽然都是四川泸州的文化瑰宝,但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路径。先市酱油以其精湛的酿造工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叙永县的红色故事,则以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文化活动,生动诠释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在新时代,我们既要保护和传承像先市酱油这样的传统技艺,也要大力弘扬以叙永红色故事为代表的长征文化。前者让我们铭记中华民族的匠心精神,后者则激励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行。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