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识破假冒伪劣食品的小窍门
教你识破假冒伪劣食品的小窍门
近日,网红B太在山东菏泽饮用羊肉汤后出现急性肠胃炎,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假冒伪劣食品不仅损害消费者健康,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识别和防范假冒伪劣食品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
假冒伪劣食品不仅可能导致消费者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如何识别假冒伪劣食品
观察外包装:正品食品的包装通常印刷精美,颜色鲜艳,图案清晰,有防伪标记。而假冒食品的包装往往印刷粗糙,颜色不正,图案模糊,无防伪标记。检查包装材料的质量,正品包装用料好,装潢印刷规范,套印准确,图案清晰,而伪劣商品包装粗糙,图案模糊,色彩陈旧。
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正规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注清晰,且在有效期内。假冒食品可能存在日期模糊、篡改或过期的情况。
扫描条形码:使用激光扫描器扫描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正品条形码可以正常识别,而假冒伪劣商品的条形码可能无法识别或显示错误信息。
价格对比:如果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需要警惕是否为假冒伪劣商品,经典款式和大品牌商品基本上不会有太大折扣。
供货渠道:了解商品的正规供货渠道,避免从非正规渠道购买商品。
假冒伪劣食品的现状
以近期中山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销毁活动为例,共销毁假冒伪劣食品、酒水饮料、洗护用品、化妆品、烟草等总计1.6万余件、22吨,货值360万余元。这显示了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的严重性和打击力度。
维权途径
法律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具体操作:
- 保留证据:购买凭证、商品包装、照片或视频等。
- 投诉举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 法律途径:必要时可通过法律诉讼维护权益。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企业要诚信经营,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