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行旅:常州宜兴两处遗存重现苏轼文人风雅
东坡行旅:常州宜兴两处遗存重现苏轼文人风雅
“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是一条贯穿华东地区的文化之旅,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苏东坡的文人风骨与生活情趣。这条游径串联起多个与苏东坡相关的文化遗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常州东坡公园、宜兴邵氏祠堂等。
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
苏东坡,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书画大师,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东坡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苏东坡的诗词,既有豪放洒脱的风格,又有细腻婉约的情感;他的书法,刚柔并济,自成一家;他的绘画,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这些艺术成就,不仅展现了苏东坡个人的才华,更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
东坡行旅的特色景点
常州东坡公园:舣舟亭畔忆东坡
东坡公园位于常州市延陵东路,古运河东去咽喉之地,占地4.3公顷。公园始建于1954年,由南宋始建的舣舟亭扩建而成。整个景区由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和古运河中的半月岛组成,两岛之间由明代古桥广济桥相连。公园内还保留着东坡洗砚池、御碑亭等历史遗迹,是纪念苏东坡的重要场所。
2008年,东坡公园实施改扩建工程,新建了百米东坡碑林,刻有东坡诗词歌赋及名家墨宝。公园还恢复了“东坡古渡”景点,开辟了水上航线,让游客得以体验古时东坡泛舟运河的意境。免费开放后的东坡公园,与周边的天宁禅寺、红梅公园等景区共同构成延陵东路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常州重要的文化地标。
宜兴邵氏祠堂:东坡遗墨留芳华
宜兴是苏东坡晚年的重要居所之一,他与宜兴的渊源深厚。邵氏祠堂作为东坡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了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楚颂帖》。据《重刊宜兴县旧志》记载,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宜兴通真观巷郭家写下了这幅作品。首辅大学士徐溥在成化年间借得此帖,命人摹刻成石,送回宜兴。目前,徐溥楚颂帖刻石由宜兴市文管办保管,周王庙、东坡书院也有此帖碑石可供欣赏。
此外,宜兴的蛟桥也与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苏东坡曾为此桥题词:“晋周孝侯斩蛟之桥”,后因朝中御史告发苏轼以诗讪谤朝政,题词碑石被沉入河中。东坡先生重新题词后,其手迹于南宋绍定年间为浙江天台谢采伯珍藏,后其子谢亦珍为官宜兴时,将坡公题书重新勒石,置于桥南左首碑亭内。清康熙六年(1667年)和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次修桥时,将两碑分别嵌砌在桥堍和桥栏壁内。现蛟桥北堍西南角的碑亭内,仍立有苏轼为蛟桥题书的刻石。
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东坡文化不仅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更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各地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东坡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2024年第二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暨第十四届东坡文化节在儋州举办,以“快意儋洋颂东坡”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全国首个宋韵书院沉浸式演出《男神东坡》在儋州东坡书院首演,观众化身东坡先生的“学生”,穿越千年共赏宋代风韵。此外,东坡篆香、东坡乐坊展演、围炉煮茶、写书法等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得以近距离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
东坡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各类文化活动中,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东坡诗词、东坡美食、东坡文创产品等,都成为了当代人了解和体验东坡文化的重要途径。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不仅是一条简单的旅游路线,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它让我们得以在行走中感受苏东坡的文人风骨,在体验中领悟东坡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条游径,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文化的传承,让东坡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