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国印钞史:300万亿历史性时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4: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国印钞史:300万亿历史性时刻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将达到300万亿元的历史性时刻,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历史演变

中国的货币印钞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券”。此后,随着战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货币总量经历了多次增长和变化。从1956年的175亿元,到1975年突破1千亿,再到1988年突破1万亿,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进入21世纪后,增长速度更是明显加快,2013年3月M2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而到了2020年1月,又突破了200万亿元。到了2024年2月,这一数字接近了300万亿元,新增的100万亿元仅用了4年时间,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100万亿元的增长周期。

当前货币增长的驱动因素

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商业银行的“熄火”和中央银行的“放水”是重要原因之一。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和信贷政策上的收紧,使得部分资金需求转向中央银行,而中央银行则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以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其次,地方政府的“熄火”和中央政府的“扩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在债务控制和财政纪律上的加强,使得部分资金需求转向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则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融资,进一步推动了M2的增长。

货币增长带来的挑战

此外,通货膨胀的“熄火”和货币债务的“加码”也是这一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尽管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通货膨胀并未出现明显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货币债务的增加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及债务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增长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大量货币的去向、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货币扩张和借债投资的可持续性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同时,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货币供应和债务规模,避免经济泡沫和金融风险,也是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面临的挑战。

未来展望

在经济潜在增速下降、需求不足和国民预期转弱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和城投债熄火,地方政府投资发动机和商业银行印钞机也熄火,尽管中央银行迅速扩表,中央政府加杠杆投资,但货币传导效率仍然低下,通货膨胀自然熄火,经济复苏压力大。

目前,很多人采用“骑驴找马”的机会主义策略,试图大规模借债投资新技术、新制造,拉高投资收益率和货币传导效率,并替代房地产和城投债,最终以提振投资、通胀以及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实际上,只要货币无法流入普通家庭,即便货币和债务继续加码,通胀和经济也难有起色。现在的观念是混乱和矛盾的,如果印钞发债形成的货币流入了普通家庭,人们又担心通胀。

前者是毒药,后者是春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