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彭德怀对朝战的罕见错判:三拒洪学智建议,10万志愿军损失惨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6: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彭德怀对朝战的罕见错判:三拒洪学智建议,10万志愿军损失惨重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遭遇的最大挫折之一。在这场战役中,志愿军损失惨重,阵亡人数超过7万,加上受伤和失踪人员,总损失达到10万人。这场战役的失利,源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对战场局势的罕见误判。本文将详细分析这场战役的背景、决策过程及其后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的战绩堪称辉煌,特别是在前三次战役中,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大胜。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使得整个志愿军部队都充满了斗志,甚至有点轻敌。在胜利情绪的鼓舞下,彭德怀对战场局势发生了罕见的错判,这也是他此生少见的军事失误。

五次战役前:志愿军强兵如雨,猛将如云

第四次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联合国军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在三八线附近被志愿军顽强击退后,主力只得撤回三七线附近休养。

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也遭遇了较大伤亡,且整个部队十分疲劳。为此中央军委确定了轮换作战的战略,即一批部队打完仗,另一批部队及时补上的打法。这样既能持续对敌人造成压力,也能让其他部队感受一下与现代化军队的作战方式,这样对我国军事发展是有利的。

在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经过轮换,志愿军在朝鲜的部队人数接近百万,并且许多部队鸟枪换炮,换上了苏式装备。除了轻装备,志愿军重火力也完成了质的升级。当时入朝各师都组建了自己炮兵团和高炮部队。在三八线附近,志愿军总共有6000门各类火炮,其中1000门大口径重炮。

除了精兵和重炮,当时志愿军几乎都是我军指挥员中的精英。杨得志、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王近山、秦基伟、傅崇碧、彭德清等,哪个不是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虎将。特别是外号“王疯子”的王近山,是个打进攻战的好手。

骄傲情绪在志愿军中蔓延

当时志愿军可谓是猛将如云,强兵如雨。加上连续的胜利,让彭德怀对接下来的进攻充满了信心。志愿军领导层对第五次战役反击的乐观情绪,很快就传到了部队基层。

在入朝交接中,许多在朝老部队向新部队分享经验时,曾得意地说:“美军的防御就是鸡蛋壳,外面硬,里面空”。

这使得不少战士滋生了骄傲的情绪,部队里还流传起“从北到南,一推就完”的口号。常言道,骄兵必败。志愿军的战士和将领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骄傲和自满的情绪按理说很难出现在志愿军身上。但连续胜利带来的骄傲感实在太强烈,志愿军有点轻视美军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战争是残酷的,只要有一点点疏忽大意,都可能会让你损失惨重,甚至输掉战争。

大家都想毕其功于第五次战役

彭德怀认为,如果进攻战术得当,可以一举打垮美军,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彭德怀的想法在上报中央后,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同。毛主席认为,僵持在三八线附近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所以建议在轮换部队到位后,1951年的4至6月间,对联合国军发动反击,现在三八线附近消灭数万敌军,然后再向南推进。

在彭德怀酝酿发动反击的同时,中央军委收到情报,情报显示美军正在组建登陆部队,准备重演一次仁川登陆的奇迹。

美军的登陆计划一旦成功,将会对志愿军后方造成巨大威胁。志愿军指挥部和中央军委一致认为,为了打破美军的计划,只有先发动攻击,才能打乱敌人的计划。

当时中央军委和彭德怀虽然对朝鲜战争有着持久作战的判断,却也有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这种想法的来源其实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实力。因为美军在之前的战役之所以表现狼狈,更多的原因在于对志愿军穿插战术的不了解和麦克阿瑟的轻敌,而不是美军战斗力低下。此时美军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准备再战。经过四次战役,李奇微已经掌握了志愿军“星期攻势”的弱点。

为了阻挡志愿军可能发动的进攻,李奇微在三八线到三七线之间构筑了有层次的防御工事,希望层层阻击,消耗志愿军,在志愿军感到疲劳,后勤补给跟不上之后,再伺机发动大规模反击。

彭德怀三拒洪学智的建议

在战前,可以说局势已经十分明朗,那就是志愿军要进攻,联合国军要防守反击。志愿军上下是支持进攻的,但在具体的进攻方向和进攻时间上,彭德怀和洪学智等人发生了分歧。

首先是战役时间上,主管后勤的洪学智认为提前发起战役不恰当。因为当时许多部队刚刚入朝,而且入朝部队数量比之前多了很多,加上三八线附近都是无粮区,部队南进之后,后勤很难跟得上,所以最好时间上再等等。

彭德怀从大局出发,认为这个建议虽然合理,但美军已经开始行动,不知什么时候会发起登陆行动,如果让美军准备充分,在志愿军后方登陆,那么志愿军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

发起战役时间确定后,彭德怀把议题转向军事行动方向上,他认为应该把主力放在铁原和金化以南。这样可以出其不意,给敌人重大打击。

彭德怀说完后,会场里一片沉默。不一会,洪学智说话了。洪学智站起来说:

“我认为把敌人吸引到三八线以北地区再打,因为我们如果在南边打,敌人很容易撤退,那么我们就扑空了。如果把敌人引到金化、铁原一带,我们可以把敌人拦在三八线附近,这样可以消灭大量敌人。而且把战场放在三八线以北,也可以给部队多点时间休息,也给后勤部队多点准备时间。”

彭德怀摇了摇头说:“我们不能退,三八线以北的铁原是一个平原,如果把敌人放进来,敌人的坦克飞机一协同,我们很难对付,再加上铁原附近还存储了许多粮食物资,打起来这些都保不住。”

洪学智听完这句话,马上拍胸脯保证说:“物资小问题,我这边新来了很多苏联汽车,2天之内,我保证把这些东西搬完。”洪学智刚说完,邓华、杜平等将领就表示赞同。

虽然大家有不同意见,但邓华和洪学智等人都表示,司令员是彭德怀,这个决定还是由彭德怀下,他们的意见仅供参考和讨论。彭德怀认为大家都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他坚持了自己的决定,然后直接走向秘书,起草了相关命令的电文,整个会议就这么散了。

当天午饭时,洪学智特意和彭德怀同桌吃饭。看到彭老总心情好了点,洪学智诚恳的对彭德怀说:“老总,一般参谋有三次建议权,今天上午我已经提了两次了,我现在再提一次我的想法,当然,最后的方案还是由您决定。”

彭德怀看着满脸诚恳的洪学智,点了点头。洪学智就再次把不建议提前发起进攻,也不建议在三八线以南进行作战的理由,再次讲了一遍。

彭德怀听完后放下碗,想了半天,才慢慢对洪学智说:“其实你的道理我也懂,我还是担心美军会从我们背后登陆,而且铁原那里太平了,实在有利于美军机械部队的展开。”

看到彭德怀这么说,洪学智知道了彭德怀决心已下,就不再坚持了。

在军事决策上,有分歧是正常的。我们从事后的结果来看,确实能发现彭德怀的想法是错的。然而当局者迷,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美军确实拥有着强大的海空军实力,彭德怀担心腹背受敌,也是合理的。

虎头蛇尾的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发起后,志愿军在第一阶段攻势迅猛,接连突破了李奇微苦心经营的数道防线,在临津江畔,英军29旅被美军抛弃,其部损失大半,就连精锐格罗斯特营也被我军俘获。

在东线,我军以主力猛打南韩军,导致南韩军4个师全线崩溃,为志愿军留下了大量的装备和补给,南韩军的表现气的李奇微直跳脚,直接取消了这个4个南韩师的编号。

在第五次战役的前半段,志愿军进展迅速,部队甚至跨过了三七线以南。

虽然志愿军对南韩军和其他联合国军进行了打击,然而美军主力却没有受到损失。美军在前线指挥官范弗利特的指挥下,一直坚持着“磁性战术”,和志愿军永远保持着若近若离的状态。

志愿军主力大部分已经来到三七线附近后,志愿军的后勤终于到达了极限。当时许多部队都吃不上干粮了,很多战士只能去吃树根,导致很多志愿军战士中毒而死。

志愿军的疲惫和补给不足让美国侦察机看到了,这让李奇微看到了机会。就在彭德怀下令撤退后不久,李奇微命令范弗利特发动反击。以逸待劳的美军开始全面反攻,战场局势瞬间风云突变。

美军凭借机械化和火力优势,迅速把志愿军许多部队进行了包围。没有来得及包围的,美军派出战车和摩托部队,配合空军进行追杀。

虽然志愿军临危不乱,大部分部队完成了突围。但在撤退过程中,部队出现了极大的伤亡,还出现了180师大部分被俘的悲剧。

在战后统计中,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阵亡7万多人,加上受伤和失踪的2万人,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共损失了10万人。第五次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事后彭德怀十分后悔,在晚年也多次检讨自己在第五次战役中的失误。

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彭德怀一生戎马,所打的胜仗不可胜数,他的功绩远远大于失误。而且是人都会犯错误,就算是神,也不能保证自己百战百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