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原理与文化内涵
从立春到大寒: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原理与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历法体系,更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智慧结晶。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含义,带您领略这一独特文化遗产的魅力。
说到二十四节气,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是太了解,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何物,只是偶尔可能在电视或其他媒介上见过一两次,大家也许不明白,在我国古代时期,这个深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们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作一个这方面知识的梳理,希望能够给大家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渊源及含义
二十四节气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其实远在春秋时期,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直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才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经司马迁等人的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并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并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伸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着与节令关系密切的汉族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才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十五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会经历24个节气,他们分别为: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为了记忆方便,人们把二十四节气名称的一个字,用字串联起来编成了歌诀(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如下: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进入农历一月(正月)的标志,约在公历2月3-5日,太阳位于黄经315°。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约在公历2月18-20日,太阳位于黄经330°。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也是进入农历二月的标志,约在公历3月5-7日,太阳位于黄经345°。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约在公历3月20-21日,太阳位于黄经0°。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欣欣向荣,也是进入农历三月的标志,约在公历4月4-6日,太阳位于黄经15°。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约在公历4月19-21日,太阳位于黄经30°。
立夏:夏季的开始,也是进入农历四月的标志,约在公历5月5-7日,太阳位于黄经45°。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约在公历5月20-22日,太阳位于黄经60°。
芒种:麦类等有芒性作物成熟而进入收割阶段,也是进入农历五月的标志。约在公历6月5-7日,太阳位于黄经75°。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约在公历6月21-22日,太阳位于黄经90°。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也是进入农历六月的标志,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约在公历7月6-8日,太阳位于黄经105°。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约在公历7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20°。
立秋:秋季的开始,也是进入农历七月的标志,约在公历8月7-9日,太阳位于黄经135°。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约在公历8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50°。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寒气而出,也是进入农历八月的标志,约在公历9月7-9日,太阳位于黄经165°。
秋分:昼夜平分,约在公历9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80°。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寒气渐增,也是进入农历九月的标志。约在公历10月8-9日,太阳位于黄经195°。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约在公历10月23-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
立冬:冬季的开始,也是进入农历十月的标志,约在公历11月7-8日,太阳位于黄经225°。
小雪:开始下雪,约在公历11月22-23日,太阳位于黄经240°。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也是进入农历十一月(冬月)的标志,约在公历12月6-8日,太阳位于黄经255°。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约在公历12月21-23日,太阳位于黄经270°。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也是进入农历十二(腊月)月的标志,约在公历1月5-7日,太阳位于黄经285°。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约在公历1月20-21日,太阳位于黄经300°。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