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78岁“白毛女”:石钟琴用半个世纪诠释芭蕾人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31: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78岁“白毛女”:石钟琴用半个世纪诠释芭蕾人生

从贫苦家庭走出的芭蕾舞演员石钟琴,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成功塑造了《白毛女》这一经典角色。如今已年过古稀的她,依然活跃在芭蕾舞教学一线,用她的艺术人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首歌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北风吹》是电影芭蕾舞《白毛女》中的插曲。
“白毛女”背后悲壮的故事成就了这部电影在中国文化艺术中的辉煌成就。

芭蕾舞电影《白毛女》红遍全国,女一号喜儿的扮演者石钟琴也成为一代偶像。
石钟琴的艺术成长之路
1945年石钟琴出生于上海市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共八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三。
她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体质虚弱,全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养活全家。

石钟琴的母亲喜欢看越剧,剧院离他们家不远,母亲每次去看越剧都会带上石钟琴。
石钟琴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舞蹈天赋,在她六七岁时,就喜欢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因为家境贫困,小石钟琴上不起专业舞蹈课,只能随着音乐自己随心所欲地扭动身体。
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她的天赋被少年宫的老师发掘。

老师亲自去说服她的父母一起支持石钟琴学习舞蹈,从此石钟琴成为了少年宫的一名舞蹈演员。
初中时,她把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成舞蹈,竟把老师感动的眼泪汪汪。
在石钟琴15岁那年,听说芭蕾舞科要收学生,她便踊跃报了名。
但是,芭蕾舞科只招收9-11岁之间的孩子,石钟琴的年龄有些大了。
老师们经过反复商议,觉得石钟琴身材苗条,双腿细长,眼睛炯炯有神,是跳舞的好苗子,就破例让她来参加面试考试。
在考试中,石钟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天赋,腰,腿,脚背,弹跳等各方面测试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功被入取。

石钟琴苦练基本功,每天不到六点起床压腿、弯腰、拉韧带。
她的导师胡蓉蓉对她要求十分严格,石钟琴的动作稍有一点不规范,就对她当众批评。
“舞台上亮晶晶的水晶鞋,是练功房汗津津的水浸鞋。”
她用心记着老师说的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这这句名言。

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六个小时,这其中还不包括自发的训练。
有时候因为训练强度大,石钟琴会有恶心,肌肉酸痛等症状,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她仍然坚持训练,直到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标准。
有几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也曾偷偷流过眼泪。
但是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更加坚定了她对舞蹈的热爱与坚持。

经过5年的刻苦训练,石钟琴从上海艺术学校毕业了,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芭蕾舞蹈演员。
功成名就,一夜爆红
参加工作后,石钟琴一直在群舞和小角色中不断磨砺自己。
1968年,她的事业出现了高光时刻。

上海芭蕾舞蹈团正在排练一部以农民起义和土地革命为背景的舞蹈剧,讲述了贫苦女佣被地主欺辱后,投身革命的故事。
石钟琴以其卓越的演技,出演“喜儿”的角色。
主人公“喜儿”命运多舛,从一个善良的女孩,到受尽地主凌辱,再到加入革命,历经出狱与改造。

她用各种不同的舞姿展现了“喜儿”不同的性格变化。
为了更加贴切白毛女的真实性,石钟琴会去农村体验生活,跟农民一起收棉花,拾麦子,听农民讲述他们朴实的生活。
石钟琴一次次的练习,经过反复的打磨,石钟琴将“白毛女”的角色塑造的栩栩如生。

石钟琴关注每个细节的训练,在“被地主羞辱”一幕中,她把身体上的崩溃和精神上的屈服演绎的十分到位。
所有的演员在彩排时,都曾因为这一幕潸然泪下。
《白毛女》在全国公映后,有5亿人看过此片,石钟琴一夜爆红。
在当时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石钟琴每天收到的全国各地粉丝写给她的信,能堆满整个房间。
我们由此可知,喜欢石钟琴的观众是多么的数不胜数。
石钟琴凭借白毛女收获了事业的成功,成功的背后也演绎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石钟琴患有膝盖关节痛,每天都会忍着疼痛旋转150圈,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状态,同时也加深自己的基本功。

成名之后的石钟琴被邀请参加更多的演出,石钟琴说当时真是比上班还要累,但是我很喜欢我的工作。
石钟琴的爱情生活
石钟琴在20岁时就认识了比自己大五岁的张元民。

张元民经常约石钟琴一起出去玩,也会骑车自行车在剧院门口等石钟琴下班后,骑自行车把她送回家。
石钟琴看着张元民特别辛苦,就不让他再来送自己,但是每次下班依然能够在剧院门看到张元民的影子。

渐渐地,石钟琴对张元民有了好感,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可是,剧组有严格的规定,芭蕾舞演员需要到30岁以后才能结婚,尤其是像石钟琴这样出色的演员,更不允许提前结婚。

张元民非常理解女友的立场,一等就是十年。
两个人的感情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他们在一起十年,惺惺相惜,相互帮助。
十年后,两人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这也是他们幸福人生的开始。

婚后,他们恩爱有加,被上海市评为五好家庭。
儿子出生后,石钟琴继续登上舞台,先后出演了《天鹅湖》,《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雷雨》等舞蹈演出。
她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塑造出许多鲜活的人物影响。
石钟琴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到了无比痴迷的程度。

他的老伴张元民也非常欣赏与崇拜她。
石钟琴退出舞台后的生活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石钟琴在舞台已经驰骋几十年。
1997年,52岁的石钟琴告别了五光十色的舞台。

这并不意味着与艺术告别,而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折,她开启了新的人生。
石钟琴加入远东芭蕾艺术学校,当了一名教师。
石钟琴全身心地投入到芭蕾舞的普及和教学工作中。

从万人瞩目的舞台到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石钟琴的职业转变,让她对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领悟。
石钟琴在讲台上把她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一一传给学生。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这些知识的内涵,她还亲自做演示,身体力行地倾囊相授。
在学生感到困惑时,她像母亲一般细心开导。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她倾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摆脱迷茫。
当学生累到想哭时,她悉心安慰,加油鼓劲,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让孩子们在舞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通过不断地培养芭蕾舞新人,为中国的芭蕾舞事业培养了更多的接班人,让芭蕾舞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50多岁的石钟琴虽然离开了舞台,但是她深厚的艺术造诣,在三尺讲台上褶褶生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芭蕾舞的爱好者。
2017年,石钟琴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他的丈夫张元民因病去世。
在这最悲痛的时刻,她的儿子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帮她走出悲痛,让她不会感到孤独。

如今已经78岁的石钟琴依然依然热爱跳舞。
舞蹈演员的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有时候她会在公园里和她的老朋友们一起跳白毛女的舞蹈。
人称老年白毛女,每次都会吸引来许多观众为之捧场。

这时的石钟琴已满头银发,有朋友开玩笑说,钟琴可成了真正的白毛女了。
50多年前的白毛女再次出现在公众娱乐场所,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
让我们一起重温白毛女的故事。

我们也会把白毛女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让他们记住那个时代的人们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石钟琴的儿子时常回来探望她,学生们也常聚集在她身边倾诉烦恼。
每当孩子们跟石钟琴聊起舞蹈时,她的眼中都会闪烁着光芒,有说不完的话要讲给孩子们听。

岁月流逝,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她的内心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
结语
石钟琴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

她从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小女孩,蜕变成成功的舞蹈家。
她经历了事业的巅峰与家庭的幸福,也承受了训练的艰辛与失去丈夫后的悲痛。

她用坚持与任性,沉稳与豁达演绎了传奇的一生。
石钟琴的这种品质将会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她的精神铭记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榜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