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州木渎古镇:名河汇聚滋养千年古文脉 夜间文旅点亮“姑苏夜繁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州木渎古镇:名河汇聚滋养千年古文脉 夜间文旅点亮“姑苏夜繁华”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4376108_121058892

木渎古镇,这座与苏州城同龄的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吴中第一镇”。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水系和精美的园林建筑,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展现江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历史悠久,名河汇聚

木渎之名,始见于北宋《元丰九域志》,明清时为吴县六大名镇之一,享有“吴中第一镇”的美誉。沈钦韩《木渎桂隐园记》云:“木渎自唐以来,人物浩穰,农贾凑集,虽名曰镇,其实县也。”清代的康乾两帝多次到木渎,甚至为了给乾隆留下江南记忆的备份,徐扬专门绘制了一幅当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图卷《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画面自灵岩山起,一路向东,湖光山色、茂林修竹、水乡田园、小桥流水、社会风情跃然纸上。木渎古镇恬然于山水之间,几乎占了全卷的三分之一。当年热闹的景象就让人惊叹不已,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更是琳琅满目,繁花似锦。


木渎古镇的水资源异常丰富,河浜180多条,水网密布,河流纵横,有采香泾、向阳河、南街河、下沙塘河、白塔河、长浜河、官桥塘、寿桃湖等,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长年累月地滋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胥江和香溪。

胥江又名胥江河、胥口塘。胥江据说是由伍子胥率众开凿的,也因此得名,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它是太湖东西向主要出水河道。西起胥口(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的太湖,经木渎古镇,至苏州虎丘区横塘,与京杭大运河相接。

胥江从古镇西南流入,香溪从古镇西北流入,这两条河流都穿镇而过,是古镇的重要水源,它们在斜桥下碰头,汇成一流,构成了全镇水道的“人”字形结构,但当我们爬到山上俯瞰,发现这“人”字边上,还有两条非常明显的支流,就像是一道长横,插在“人”字的中间,“人”字的头顶上还有一条短横也若隐若现,不注意观察看不到,但它确实存在。这样看来,全镇的水道又是一个“天”字形的结构。不管是“人”字,还是“天”字,这都是不同角度的观感,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恰好隐喻了古镇天人合一的前世今生。

名园众多,人才辈出

木渎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历来都是致仕官僚、富商文人建宅筑园、退隐休养的理想之所。明清时期,木渎先后建有凝翠楼、秀野园、萧萧斋、茧村、尧峰山庄、石坞山房、水木明瑟园、耐久园、乐饥园、二弃草堂、灵岩山馆、遂初园、怡园、虹饮山房、潜园、端园、息园、古松园等30余处园林山庄,素有“园林之镇”的美誉。“苏州园林甲天下,三分秀色在木渎”。

严家花园在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依山建屋,依水造榭,精巧雅致,幽深婉约,“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清幽之趣,为园林翘楚”。

虹饮山房位于木渎山塘街,这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园林。主人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他平时酷嗜酒,常和朋友一起推杯换盏,而且酒量大得惊人,号称“虹饮”,“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而取名。徐士元一生追求功名不成,却没有因此放浪形骸躺倒躺平,依然喜欢居家读书,常年埋头在古书堆里,酿就了书香味,浓厚了书卷气,其审美理想也愈发变得和谐合理。

榜眼府第又叫冯桂芬故居,位于木渎镇下塘街。冯桂芬为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自幼聪明颖异,二十岁时补县学生员,后被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识拔。这座园林之所以叫“榜眼府第”,是因为冯桂芬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考取了进士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民间说的“榜眼”。“榜眼府第”是典型的清代园林建筑风格,前宅后园,由三进门厅、显志堂、芙蓉楼、西厢房、花园组成。“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在这里特别引人注目。

“榜眼府第”园内宅书斋非常文艺,案牍笔墨俱全,所有长窗、短窗、隔扇的堂板和夹堂板上都镌以诗文图画,画龙点睛,点铁成金,让榜眼府第书香气质彰显无遗。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既秉承了苏州园林的曲径通幽、精致绵密的特点,又有其空旷高远、山林野趣的个性,虽为咫尺之地,却有极妙的安排,移步异景,充满着一种秀气、大气和神气。

木渎钟灵毓秀,经济发达,文化发达,教育昌盛,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文德武功,忠烈英士,代不乏人,瑰奇之士辈出,诚如清王汝玉所言:“木渎为吴治一大镇……其人物事迹,当有不胜书者”(《香溪杂咏并序》)。自宋至清,共出举人30余人、进士25人,其中状元2人、榜眼1人。历史上木渎的著名人物有西汉大臣朱买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元代金银器雕刻铸造工艺家朱碧山,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等。他们或生于乡里,或寓居镇中,或驻足停留,或归根于此,其人生精彩不仅为历史增色,更为木渎出彩。

“文体旅商”融合赋能古镇发展

木渎古镇依托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流传有“灵岩走月”的传统,可谓是最早的夜经济的雏形。在此基础上木渎有效发挥区位、业态、人文等板块优势,促进千年古镇夜间消费回补升级。

木渎古镇以著名水系——香溪河为主轴,串联全镇夜生活板块,推出文体旅商融合的特色夜经济“木渎夜未央”系列夜间活动,有效刺激木渎夜经济,激发城市新动力。以“园林夜游”“昆曲评弹”“民俗美食”“非遗文创”“园林民宿”等活动为重点,重现“姑苏夜繁华”。

在提升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木渎古镇在主入口设置了配套引导标牌、桁架、灯箱等氛围布置。通过山塘街沿线亮化布置,点亮木渎古镇山塘街,与夜晚的灵岩山璀璨辉映,烘托“木渎夜未央,灵岩月分明”的氛围。

木渎古镇对沿街灯光进行改造,设置了花、叶、鱼、诗等浪漫元素的灯光投影,与周边环境风貌和谐统一的同时,更突出木渎元素、木渎特色。在羡园广场、西施桥等游客可以坐一坐歇一歇的区域分别突出了灯光小品。


延长严家花园景点的开放时间,打造园林“夜花园”,推出了夜间小剧场《遇见姑苏·木渎往事》,以沉浸式话剧表演形式为游客提供文旅融合体验。

同时,木渎古镇以多种方式结合探索文体旅商融合。以“木渎特色+文化元素”为方向,进行夜间文旅消费场景设计和主题营造,在香溪岸ART街区开发了“万物来潮·国潮夜市”活动。

2022年,木渎古镇登上央视,成为中秋晚会外拍取景地,镜头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配上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营造出浓浓的中秋氛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老师以花为主题、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向全球华人献上“花好月圆”的中秋祝福;拨开千年香溪的迷雾,似水柔情的江南美人乘着手摇船穿过小桥扶柳仿佛自画中走来……让姑苏千年古镇的江南雅韵更形象地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


景区特别设置了与央视中秋晚会木渎取景地相对应的打卡地,供游客拍照体验,成为中秋“网红打卡地”。以“渎”特江南文化元素擦亮“木渎夜未央”名片,使木渎成为苏州夜游的必去打卡地之一。

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历了疫情三年的沉淀,木渎将积极推动特色文化、旅游、科技与夜间经济业态高度融合,增加夜间产品供给并提高供给质量。同时厚植“江南文化”底蕴内涵,突出江南文化特色,在全域旅游框架下,持续挖掘、发挥“文旅+”的拉动力、融合力及集成作用,着力聚焦游客夜间文旅消费体验,深耕景区夜间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打造,推进木渎夜间品牌推广。

本文原文来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江南时报、百度百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