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40/90不再是唯一标准,新版高血压指南全面解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9: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40/90不再是唯一标准,新版高血压指南全面解读

2024年8月,备受期待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发布。这是自1999年以来的第5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等内容提出了新的推荐建议。新版指南强调,高血压的本质是心血管综合征,由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病因所致。对于高血压治疗,新版指南对基于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进行了系统梳理。

01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一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

  • 头痛:通常发生在早晨,位于后脑或整个头部,为钝痛而非剧烈刺痛。
  • 头晕:体位改变时可能出现轻微头晕或眩晕。
  • 耳鸣:持续或间歇性的耳内嗡嗡声或响声。
  • 视力模糊:长时间用眼后视物不清。
  • 疲劳与心悸:持续乏力、心跳加快或不规则,伴有胸闷。
  • 呼吸困难:轻度活动后出现气短。
  • 鼻衄与夜尿增多:清晨或夜间鼻出血,以及夜间排尿次数增加。
  • 肢体麻木或无力:手脚麻木,尤其是单侧肢体。

此外,还可能包括情绪烦躁、失眠、肢体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忽视,但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及早发现异常。

02

新版指南中的血压测量和诊断标准

新版指南对血压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规范:

  • 测量方法: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
  • 测量步骤: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袖带,臂围小者(<24cm)应使用小袖带。首诊时测量两侧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
  • 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03

高血压的风险和预防方法

高血压长期未控制可引发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等严重疾病。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等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预防高血压是一个生活方式调整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 健康饮食:采用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
  • 控制体重:通过科学膳食、均衡营养,以及定期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 规律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加力量训练,通过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控制血压。
  • 限制酒精和戒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 保持健康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降低压力和血压。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同时,即使血压正常,也需要保持警惕,因为血压并不是静态的,它会因多种因素(如情绪、运动、饮食等)而波动。即使在正常范围内,血压的波动也可能对血管和器官造成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失去弹性,血压也可能会升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