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教你防骨松
世界骨质疏松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教你防骨松
2024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管体重、强骨骼”,旨在提高公众对骨骼健康的认知,倡导通过科学管理体重来预防骨质疏松。在这一背景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一科联合风湿免疫科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助力骨骼健康管理。
专家团队进社区,免费义诊暖人心
此次活动在文成路社区举行,由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一科主任、党支部书记赵成玉教授领衔,常琼教授、左小芹教授、李英莲教授、杨洁教授、王瑾护士长等6位专家组成义诊团队。活动现场,专家们不仅为居民提供免费的超声骨密度检测、血糖血压测量等服务,还进行了生动的健康知识宣讲。
常琼教授就骨质疏松的概念、原因、诊断、预防与治疗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居民了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护骨骼健康。据统计,此次义诊共接诊40余人次,发放宣传册180余册,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骨质疏松症:沉默的健康杀手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害,导致骨脆性增加。这种疾病在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发生骨折,后果可能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女性患者约7000万,形势十分严峻。
科学预防,守护骨骼健康
面对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预防:
营养均衡,补充钙和维生素D
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重要基础。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600-800国际单位。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绿色蔬菜、坚果等,而维生素D则可通过阳光照射或补充剂获得。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研究显示,25羟维生素D偏低会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赵女士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25羟维生素D仅为38.5nmol/L,远低于正常范围75-150nmol/L。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等方式来改善25羟维生素D的水平。
适量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适量的负重运动和抗阻训练可以增强骨骼强度,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专家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规律的运动不仅能增强骨骼,还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定期检查,及早发现风险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专家建议,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应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骨质变化。
此外,专家还提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因。例如,吸烟、酗酒、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等都会影响骨骼健康。因此,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结语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控的疾病。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此次义诊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服务,更传播了科学的健康理念,为推动全民骨骼健康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享受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