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十大步骤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3: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十大步骤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本文详细介绍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十个步骤,从领导机构成立到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一、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车间)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全面规划和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确保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位。例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生产部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措施,设备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等。

二、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全员参与

企业需制定全员参与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方案应涵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过程,包括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验收等环节。要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在双重预防机制中的角色和任务,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安全意识与技能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计划,开展全员培训。培训内容要全面,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概念、建设思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隐患排查治理流程、信息化系统操作使用等。通过专题培训、三级教育、日常班组会等多种形式,让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的安全要求。

四、完善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

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要求,企业要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奖惩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制度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有效执行。例如,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车间班组以及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要规定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的标准和管控措施的制定、落实要求。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五、划分安全风险分析单元,精准辨识评估风险

企业应按照“功能独立、大小适中、易于管理”的原则,选取所有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或场所作为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顺序或设备设施布局,将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安全风险分析单元,确保主要设备设施均被纳入分析范围。组织各相关部门、专业、岗位人员,运用 SCL(安全检查表)、JHA(作业危害分析)、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对安全风险分析单元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估。评估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可能导致爆炸、火灾、中毒、窒息等严重后果的事件,建立安全风险清单,详细记录安全风险分析对象、责任部门、责任人、分析单元、安全风险事件等信息。

六、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施分级管控

依据安全风险评价准则,企业应对安全风险分析对象进行分级,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直观展示企业各区域、各设备设施的风险分布情况。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企业、部门、车间、班组、岗位人员分级管控的范围和责任。重大风险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负责,组织专业团队进行专项管控;较大风险由分管领导负责,限期整改;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则由相关部门和岗位负责,采取日常管理和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管控。同时,要完善安全风险清单及隐患排查内容,以便数据信息化录入。

七、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闭环管理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将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与隐患排查任务相对应,明确隐患排查任务。隐患排查任务应涵盖全员、责任清晰、周期明确,且与日常巡检等计划性内容相结合。企业要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与日常巡检相结合,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对于排查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要制定隐患治理计划,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确保按时整改。整改完成后,组织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验收,完成隐患闭环管理。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企业应开发或改造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包含电脑管理端和移动 APP 端。电脑管理端具备动态监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隐患排查任务推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监督、机制运行绩效考核等功能。移动 APP 端方便员工在现场进行风险上报、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反馈。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能够实现安全风险和隐患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九、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

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激励约束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与员工工资薪酬(或奖金)挂钩。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全员参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对于未履行职责、导致风险失控或隐患未及时整改的人员进行处罚。

十、持续改进提升,实现动态管理

企业应至少每年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评估。重点总结上一年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机制的可行性、适宜性、完善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检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剖析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更新安全风险清单,补充完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重新配置隐患排查任务,修订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内外沟通机制,及时传递风险和隐患信息,提高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通过持续改进,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动态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总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传统工贸制造企业要高度重视,按照以上步骤扎实推进,确保双重预防机制落地生根,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