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沂大学音乐教育玩转科技,传承沂蒙精神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0:0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沂大学音乐教育玩转科技,传承沂蒙精神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科技与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音乐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音乐教学质量,还让学生深入体会到音乐艺术的多样性魅力。学校利用多媒体课件、线上资源学习等多种科技手段,打造了立体、生动的音乐教学形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将沂蒙精神融入音乐教育,通过原创作品《沂蒙正红》和《沂蒙史诗》等,传承红色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创新的音乐教育模式,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也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01

科技赋能音乐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音乐教学。学院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线上资源学习等科技手段,整合线上教育资源与网络平台,搭建音乐教育线上学习与展演平台,营造音乐教学更鲜活的情境与氛围,以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富音音乐教育研究院,通过资源整合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科技与音乐融合的艺术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基地,创新音乐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院还与兄弟高校共同建设美育教育协同共享智慧教室,协同深度开发建设国家一流课程,打造一流教师团队,培养教学名师,力争在教学成果上积累更多教学实践。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重点打造《视唱练耳》这门音乐专业教育核心课程,该课程成功获批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着力打磨这门课程,确保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02

融入沂蒙精神,打造特色音乐教育

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高校,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将沂蒙精神融入音乐教育,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学院创作了《沂蒙正红》《沂蒙史诗》等原创作品,其中《沂蒙正红》获批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并应邀参加“国庆74周年”演出,亮相国家大剧院。《沂蒙史诗》入选2022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沂蒙情深》《沂蒙史诗》《在灿烂阳光下》入选“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学院推出的舞剧《沂蒙长风》成为“舞台上的思政”品牌项目,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突破地域限制,在全国大学生弘扬沂蒙精神知识科普讲座活动中线上展播,观看人数突破20万人次。观众们通过弹幕互动,表达对节目的喜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跨越时空的互动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沂蒙精神与艺术之美通过屏幕传递到新时代大学生心中。

学院还成立了学生群体的民非组织,将专业实践与学校大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大课堂紧密结合,创作“艺承薪火——沂蒙革命文化‘两创’艺术传承引领者”项目。用音乐、舞蹈等众多艺术形式,将革命文物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为舞台上的思政和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形成以沂蒙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物主题思政教育一体化“新业态”。

03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的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在各类音乐比赛中屡创佳绩,艺术高考专业过线率每年在95%以上。学院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也获得认可,多项成果获得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升学率和就业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毕业生中涌现出山东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晓峰、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东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等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为沂蒙山区及周边地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通过科技与音乐教育的整合,不仅优化了音乐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还为山东省沂蒙地区的音乐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而不懈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