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常熟虞山:吴文化第一山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3: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常熟虞山:吴文化第一山

虞山是江苏常熟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被誉为“吴文化第一山”。它不仅承载着数千年的人文历史,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象征。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山,探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虞山城墙秋色。受访单位供图

虞山的自然与人文

虞山古称乌目山,又称海隅山,海拔263米,在江南平原上显得格外挺拔。这座山不仅是一道自然屏障,更是承载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早在7000年前,常熟境内就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先民繁衍生息。而虞山真正成为常熟的文化地标,始于商代末年泰伯、仲雍奔吴的传说。

泰伯、仲雍是周太王的长子和次子,他们为了成全幼弟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主动避位南下,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自立为“勾吴”。泰伯去世后,仲雍继位,后葬于海隅山。因为仲雍又名虞仲,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吴文化始祖,将海隅山改名为虞山。如今,仲雍墓已成为虞山的象征,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吴文化遗址。


虞山文学桥旁的孔子和言子石刻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朱旭东摄

文化传承的开端

虞山的文化传承始于孔子的弟子言子(名偃)。作为孔门十哲之一,言子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孔子曾赞许道:“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言子28岁时,孔子去世。守墓三年内,言偃与学友冉雍、卜商等编辑孔子生前言论及事迹而成《论语》,为保存儒家文献、传播儒家思想作出巨大贡献。61岁时,言偃遵先师遗训,返江南故土传道讲学,64岁去世,葬于虞山东麓。言偃是儒家思想在江南传播的第一人,后世尊其为“南方夫子”。

艺术流派的发源地

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常熟在明末清初之际形成了多个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流派,统称为“虞山派”。这些流派包括虞山琴派、虞山诗派、虞山印派和虞山画派。

虞山琴派的创始人是明万历年间严澂,他创立的“琴川琴社”使常熟本地传统琴学得以与武陵、广陵等派相结合,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由他主持编成的《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广为印行,虞山琴派遂名扬天下。

虞山诗派以明末清初的钱谦益为代表,他官至礼部尚书,是诗人,也是藏书家,被时人推为东南诗坛祭酒。其最大特点是学古而不泥,积极主张诗歌革新。

虞山印派以清初林皋、王瑾为代表,代有相传。晚清的赵石更是融百家之法,治印逾万,名满江南。

虞山画派以王翚为代表,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由众多弟子及宗其画风者所形成的虞山画派,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流派之一。

藏书文化的辉煌

明清两代,仅常熟就有300多位藏书家,而全国藏书家总数还不到3000人。其中,铁琴铜剑楼是虞山藏书流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翘楚。铁琴铜剑楼因楼主收藏有铁琴一张、铜剑一柄而得名,其藏书历史可追溯至乾隆年间,以藏书数量多、质量高而闻名。藏书楼内所藏珍本、善本书籍最多时超过10万册。历任楼主以保护、传承古籍为己任,让这座藏书楼留存至今。


春雨中的铁琴铜剑楼大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朱旭东摄

名人轶事与民间传说

常熟的历代名人中,钱谦益因为“贰臣”的角色让人一言难尽。钱谦益与柳如是的故事更是常熟文化中的一段佳话。柳如是号河东君,她博览群书,不仅善诗文,还琴棋书画皆通。崇祯末年,因仰慕钱谦益的才名,成为钱之妾,从此二人白发红颜,夫唱妇随。明亡时,柳如是曾力劝钱谦益投水殉国,但他以“水冷”为由畏惧不从。钱谦益降清后,柳如是一度削发为尼,后隐居于常熟白茆红豆山庄,并参与支持反清复明活动。如今,两人之墓均在虞山南麓,相距不足百米。与冷冷清清的钱墓相比,柳墓前鲜花供奉不断。

现代生活的融合

虞山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也是常熟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兴福禅寺旁边的望岳楼老面馆,成了网红打卡地。借助这份光环,兴福禅寺旁边的望岳楼老面馆,成了网红打卡地。上百张桌子露天摆开,能同时容纳千余人共尝蕈油面。头顶参天古木,案前溪水潺潺,与好友家人静坐山阁,一箸面、一口汤、一杯茶,幸福的滋味由此氤氲开来。

几千年前,因为有了仲雍、言子,虞山便厚重起来。有他们打底,后来的故事更加精彩纷呈。近年来,一些外地游客开发出如展翅雄鹰般的“虞山雄鹰线”,曲曲折折十数公里。探访虞山多日,记者感觉这里外观可能平平,胸中却有丘壑万千,只有走进去,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妙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