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公众认知亟待提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公众认知亟待提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 Apnea Syndrome)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然而,许多人对这一病症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将其误认为普通的打鼾或疲劳。专家提醒,提高公众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认知至关重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关注睡眠健康,远离这一隐形的健康威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危害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HS)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更是一个威胁全身健康的隐形杀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林俊岭指出,SAHS最突出的危害是夜间反复出现的低氧、觉醒、睡眠不断的被打断,这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结构紊乱。低氧状态下,全身各器官的功能都会受到损害,进而引发八大系统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并发症。
“低氧和睡眠紊乱的反复积累,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无形中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林医生指出,“这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达到临界点时,就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半数以上的OSA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而几乎1/3的高血压患者存在OSA。此外,OSA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其它睡眠障碍疾病等疾病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引发夜间猝死。
此外,OSA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林医生指出,由于夜间频繁出现的低氧血症与觉醒导致的白天过度嗜睡和注意力下降,不少患者在工作中效率低下,甚至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公众认知不足的现状
在中国,有约1.76亿患者受到OSA的影响,其中99%未能及时诊治。很多人甚至不认为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林医生感叹道,“公众的认知不足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柳叶刀·呼吸医学》发布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全球经济负担”报告显示,中国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已达1.75亿人,居全球首位,其中需要积极治疗者超过6600万人。然而,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统计数据,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治疗率不到1%。这背后,是公众亟待提升的疾病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
如何提高公众认知和预防措施
在预防方面,林俊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 改变睡姿:尽量侧睡,避免仰睡
- 避免酒精和镇静剂:这些物质会放松喉咙肌肉,导致呼吸暂停
- 戒烟:吸烟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加重呼吸暂停症状
- 定期锻炼:增强体质,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以上措施,以下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 呼吸机治疗: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方式,保持呼吸道畅通
- 手术治疗:针对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病因进行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针对某些患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结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全球约4亿人的健康。然而,许多人在面对这一病症时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将其误认为普通的打鼾或疲劳。专家提醒,提高公众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认知至关重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关注睡眠健康,远离这一隐形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