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卫健委发布结直肠癌筛查新方案,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8: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卫健委发布结直肠癌筛查新方案,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旨在通过规范筛查和早期治疗,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率,降低相关死亡率。

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发布背景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7%,死亡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9.3%。专家指出,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因此,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筛查方案,以进一步规范和提升防治效果。

方案主要内容

高风险人群界定

方案将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两大类。通过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及体重指数等因素对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进行评分,累积分数达到或超过4分者被视为高风险人群。遗传性高风险则包括有林奇综合征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

筛查方法和频率

筛查的主要对象为40至74岁的高危人群。推荐结肠镜检查作为首选的筛查工具。其他选择包括大便潜血检测、乙状结肠镜和结肠CT等。常规筛查频率为每5至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如检测结果显示异常需要更为频繁的复查,如每年或每三年一次。

早诊早治原则

方案强调整个诊断与治疗过程的重要性。对于发现的肿瘤,尤其是癌前病变,建议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内镜下治疗被建议用于早期和某些类型的肿瘤,而对于内镜下切除困难的病例,可能需要采纳其他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随访与管理

为确保筛查工作的有效性,建议对所有筛查对象每年进行至少一次随访,及时获取康复与治疗进展情况。针对不同筛查结果的患者,给予个体化随访与健康指导。

专家解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袁瑛教授表示,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无创筛查方法如血液cfDNA和粪便DNA检测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提高筛查依从性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新选择。

预期效果

通过系统化的筛查与治疗,有望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同时在高风险人群中提升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健康管理效果。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近年来持续提升,已从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将达到46.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