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公安: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周口公安: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为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周口公安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严格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能,多举措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促和谐。
试量派出所化解四十多年地界纠纷
当事人送锦旗致谢
“警察同志,真心感谢你们的耐心调解,我们心里压了几十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2月17日,鹿邑县公安局试量派出所成功化解一起跨越四十多年、涉及十几户村民的地界纠纷。当事人双方携手来到派出所,送上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当日,试量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报警,称试量镇辖区内有村民因地界问题发生矛盾。接警后,副所长孟宝印迅速带领辅警崔守灿、刘鹏赶赴现场。
经了解,矛盾双方为同村的大顺和大军,两家耕地相邻。大顺当日计划在与大军相邻的地里铺设一条50公分宽的水泥板小路,大军却坚决阻拦,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现场气氛紧张。
为及时化解矛盾,民警一边安抚双方情绪,控制事态发展,一边联系村干部,详细了解两家耕地的长宽、亩数等信息。原来,两家耕地走向不同,中间虽有一尺半宽的小路,但老地界多年来模糊不清。加之与大军耕地相邻的还有十几户村民,四十多年来,每逢耕种收割时节,矛盾便屡屡发生。
面对这一复杂棘手的难题,民警联合行政村干部,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他们通知与大军家地头相邻的十几户村民一同到场,一边仔细测量地界,一边耐心讲解道理,引导大家换位思考,从多方利益及长远发展出发,综合运用法理与情理进行劝说。
经过长达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民警终于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大军同意大顺以特定边界铺设水泥板路,且此路为共用路。这一处理结果不仅让当事人双方满意,也得到了其他地邻的认可,现场围观群众纷纷拍手称赞。
安岭派出所成功化解建房施工合同纠纷
随着乡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农村新建、翻建房屋工程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也呈上升态势。近日,淮阳区公安局安岭派出所成功妥善化解一起此类纠纷。
2月13日,安岭派出所接到群众齐某报警求助。齐某称自己在安岭镇某村以包工形式承接建房工程,却因建房尾款问题与房主产生矛盾,希望民警能出面调解。接警后,副所长丁嘉盟、副所长郝旭、民警李炯等人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时,民警看到齐某与房主赵某正激烈争吵,立即上前将双方隔开,劝阻二人冷静情绪。待双方情绪稳定后,经了解得知,赵某以包工包料的方式,将自家建房工程委托给齐某施工。然而,施工过程中,齐某与赵某产生分歧,致使房屋建到一层后停工,这一停就是四年。在此期间,齐某多次向赵某索要建房尾款,赵某却以房屋存在漏雨、平台起沙、瓷砖未贴、楼梯未粉刷等问题为由,拒绝支付。
2月17日,在全面掌握纠纷事实,清晰了解双方诉求后,民警围绕争议焦点,耐心地从情理与法理两方面对双方进行劝解,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经过近一下午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齐某同意扣除一部分工程款作为房屋修复费用,赵某则当场支付建房尾款。至此,这场因建房引发的债务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