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岛中山公园凉亭拆除引关注,传统建筑保护存隐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1: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岛中山公园凉亭拆除引关注,传统建筑保护存隐忧

昨日,岛城文史爱好者武文先生发来现场图片显示,中山公园小西湖的凉亭已被拆除,仅余基座部分,黯然隐于陆续衰败的荷花丛中。

上周就有热心读者留言称,小西湖通往凉亭的曲桥已被封闭,并贴出告示称凉亭存在安全隐患,禁止游览。令人疑惑的是,上次凉亭全面大修还是在2016年,仅仅过了八年就再次面临拆除,这不禁让人思考:我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仿古建筑是否如此脆弱?

虽然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此次彻底拆除凉亭后,是原样恢复重建,还是另有规划设计,备受关注。岛城人民对这一承载着童年记忆的景点能否延续,也充满期待。

小西湖作为中山公园历史悠久的景点之一,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它与喷水池群童雕像、旋转木马、动物园一样,承载了无数青岛人儿时的美好回忆。人们喜爱这里,不仅是因为这里有一处大水湾,更因为曲桥之上的那座虽几经改变却承载记忆的湖心亭。

1923年,小西湖及附近设计图,中间为曲桥与草亭。

说起小西湖与凉亭的历史,已逾百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公园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接收。1923年3月,公园定名为“第一公园”。同年,对第一公园开始进行规划建设,春季在公园西部造人工湖,建木曲桥和湖心亭,称“小西湖”,小西湖也是自此得名。

本区之中部旧有大土坑广阔而深,为德人以前掘土蓄水之地,遂利用之建造小湖,湖中土堆平之建一草亭并通一天然木桥,湖中试植莲花,去岁亦有开者。

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青岛第一公园概览》

建成之初的小西湖曲桥与草亭

小西湖的修建,极大满足了本地市民及外地游客的游园乐趣。尤其是夏季,湖中荷花盛开,木曲桥和湖心亭相映其中,成为岛城一处新的盛景。草顶凉亭,别有一番韵味。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胶澳商埠局改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将“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随着公园面积的不断扩大,春暖花开、炎炎夏日,随处都是游人喜爱的地方。而这其中,更是少不了小西湖的曲桥和凉亭的身影。

第一次改建后的小西湖曲桥与凉亭

青岛解放后,对小西湖进行了维修翻建,湖心亭完成了第一次改造,原始的草顶凉亭改为了传统的六角飞檐凉亭。最初的这处简易的草顶凉亭,历经三十年风雨,终于是旧貌换了新颜。

又是三十年,到了1985年,小西湖的湖心亭再次进行了翻建。这次,六十余年历史的木制曲桥也改为了钢筋混凝土的仿木桥面,此时的桥面与凉亭,已是更加稳固安全。

或许很少有人还会记得早期的湖心亭与木曲桥了,她们曾经的的旧影,已成为岛城一代又一代人们心中难忘的乡愁情怀。

好像三十年一个轮回一般,2016年,中山公园小西湖的湖心亭进行了第三次全面整修。

当时有网友称中山公园小西湖湖心亭将拆除建商业项目,让许多市民担心不已,“留住西湖美景”,也引起网上的一片热议。对此,中山公园管理处做出解释,因为湖心亭建设年代久远,被白蚁侵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经上级批准,中山公园小西湖封闭维修,本次将对湖心亭进行原样维修。

再次改造后的小西湖,混凝土的曲桥上,竟感觉有些陌生起来。不少老青岛也纷纷吐槽,这还是我们记忆里的小西湖吗?而且改造后的护栏高度如此之低,走在桥上,有些人看着水面都有些发晕。

去年与现在的小西湖凉亭对比(武文提供)

这次,没再等到三十年,距离上次维修后仅过了八年,小西湖的凉亭就这么拆除了。又一年的夏秋时节,中山公园小西湖中,随风摇曳的荷花已逐渐败谢,心里也不禁多了一份感慨,世间再美好的事物总有凋零的一天。亦如小西湖的凉亭,连接百年历史,历经多次改建整修,如今再一次从我们眼前消失。

中山公园小西湖的凉亭,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是否是拆除后重建的蝶变回归,牵动着每个市民的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