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婷事件后,如何保护社交媒体上的肖像权?
小婷事件后,如何保护社交媒体上的肖像权?
2024年9月,一起震惊全国的“杀妻藏尸冰柜”案件终于尘埃落定。凶手高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交媒体上肖像权保护的深思。在当今这个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记录、传播,甚至被恶意利用。因此,了解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保护自己的肖像权,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肖像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和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同意,他人不得制作、使用或公开其肖像,也不得通过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肖像权。肖像权不仅包括面部特征,还包括任何可以被识别为特定自然人的外部形象,如身体部位、动作形态等。
如何保护社交媒体上的肖像权?
1. 设置隐私权限
以微信为例,如果你发现无法发送手机里的图片,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进入“通用-传输或还原iPhone-还原-还原位置与隐私”,点击后再进入微信,问题通常可以得到解决。此外,你还可以通过“设置-隐私-照片”来管理照片权限。
微博的隐私设置则更为细致。你可以在“设置-隐私设置”中,选择“仅展示半年内微博”、“仅展示半年内相册照片”等选项,以限制他人查看你的历史内容。同时,你还可以设置“好友圈”功能,仅允许特定人群查看你的动态。
2.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用户分享自己的照片。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却可能成为肖像权被侵犯的隐患。因此,我们在分享照片时,一定要谨慎,避免过度曝光自己的个人信息。
3. 及时举报侵权行为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可以立即向平台举报。例如,在微博上,你可以通过“举报”功能,选择“侵犯隐私”选项,提交相关证据,平台会进行审核并采取相应措施。
遇到侵权怎么办?
1. 要求删除
直接联系侵权者,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并删除相关图片。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解决方式。
2. 协商解决
与对方沟通赔偿事宜,争取达成和解。如果侵权者态度良好,愿意配合,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3. 举报处理
向平台方举报,利用其规则维护权益。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都有专门的举报机制,可以有效处理侵权行为。
4. 法律途径
若协商无果,可咨询律师,通过诉讼方式追究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你可以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案例分析
2024年6月,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AI换脸”软件侵权案。短视频博主张某发现,某科技公司将她的古风造型视频制作成付费换脸模板,供用户使用自己的照片进行面部替换。法院审理认为,虽然经过AI技术换脸,视频里的人物面容已经改变,但由于张某的服装、妆容、动作等具有个人特色,粉丝或者看过视频的用户,有较大概率会认出张某。因此,该身体形象可作为肖像权的客体,受肖像权保护。最终,法院判决某科技公司向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2000元。
在北京四中院审理的一起网络侵权案件中,高中生张某在朋友圈发布关于黄某的不实言论和未经证实的不雅视频,导致黄某的社会评价降低。法院判决张某向黄某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及合理支出。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转发不实信息也可能构成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语
在社交媒体时代,保护肖像权不仅是维护个人尊严的需要,也是遵守法律的要求。通过合理设置隐私权限、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及时举报侵权行为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肖像权,不随意制作、使用或公开他人肖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