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交媒体上的肖像权保卫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0: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交媒体上的肖像权保卫战

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个人肖像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许多人在不经意间成为了“随手拍”的受害者,肖像被滥用在各种平台上,甚至用于商业目的。了解如何在社交媒体上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不仅能保护个人隐私,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有效捍卫我们的肖像权吧!

01

肖像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保护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在中国,肖像权作为自然人的一项重要人格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民法典》对肖像权的保护范围进行了扩张,删除了“以营利为目的”这一要素,这意味着即使非商业用途的使用,未经同意也可能构成侵权。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肖像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如为了新闻报道、教学科研等公共利益目的,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的肖像,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02

社交媒体上肖像权被侵犯的具体表现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肖像权被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侵权表现:

  1. 商业用途侵权: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品宣传。例如,美妆博主小晓发现自己的照片和视频被某电商平台商家擅自用于商品宣传,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

  2. 探店视频侵权:在拍摄探店视频时,无意中将路人摄入镜头并公开发布。这种行为虽然看似无意,但同样可能构成侵权。例如,小丽在餐厅用餐时被探店博主拍入视频,最终诉诸法律维权。

  3. 恶搞和表情包:未经同意将他人照片制作成表情包或进行恶意PS,这种行为不仅侵犯肖像权,还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

03

如何预防和应对肖像权侵权

  1. 预防措施

    • 在社交媒体上设置隐私权限,限制陌生人查看个人照片
    • 在公共场合保持警惕,必要时明确表示不愿意被拍摄
    • 对于商业拍摄,务必签订肖像权使用合同,明确使用范围和期限
  2. 维权途径

    • 协商解决:发现侵权行为后,首先可以尝试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删除相关内容
    • 证据保全:如协商不成,应及时进行证据保全,如公证或截图保存侵权证据
    • 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

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保护个人肖像权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持,更需要每个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无论是作为被拍摄者还是拍摄者,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