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举行苏缄诞辰纪念活动:400余苏氏后裔共祭“邕城守护神”
南宁举行苏缄诞辰纪念活动:400余苏氏后裔共祭“邕城守护神”
2024年6月16日,广西桂学研究会苏缄文化研究委员会主办、南宁龙门水都景区承办的纪念民族英雄苏缄城隍诞活动分别在三街两巷和龙门水都景区举行,上百名市民通过重温英雄故事、诵读英雄诗篇来缅怀“邕城守护神”苏缄。
图源:北欧时报
活动现场:缅怀“邕城守护神”苏缄
在南宁龙门水都苏缄忠勇园,苏缄塑像浩然正气。莫树铮小朋友朗诵民族英雄苏缄创作的一首古诗《祭苏绅墓》、广西当代诗人黄日初为活动创作了一首词《唐多令·北宋邕州太守苏缄殉国祭》。
南宁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参与活动的市民莫先生深受感动,他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充分体现了南宁人对民族英雄的敬仰。爱国是我们立身之本,现在的孩子要多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和历练,培养正确的三观。”
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思政委员会主任张立英从事文化教育多年,她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一环,希望更多青少年以更多形式参与其中。
“宋朝苏缄将军被派遣在南宁防守边疆,抵御外寇,携家人同仇敌忾,宁可死不可辱的民族大义,告慰轩辕始祖”,北欧时报何儒在回乡之际有幸参加这次祭拜活动,他为南宁有这样一位大义大勇、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感到敬佩,作为华人华侨,他将铭记爱国志士,并把英雄故事传到海外。
图源:北欧时报
广西桂学研究会苏缄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苏缄故事非遗传承人、龙门水都景区董事长苏受吉感怀苏缄“吾义不死于敌手”的英雄气概,他一直用苏缄的爱国精神从事文旅产业发展,他开发的景区开设了爱国主义的党建长廊、八桂状元廊,都在弘扬“忠勇”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苏缄的历史背景
苏缄从小“忠义报国心如铁”,于熙宁四年(1071)朝廷派遣苏缄以皇城使出任邕州知州。宋熙宁八年(1075)十一月,交趾(今越南)王朝纠集以李常杰为首的八万侵略军,分水陆两路入侵广西钦州、防城地区,直逼南宁重镇。面对来势汹汹的八万敌兵,苏缄组织邕州军民,誓死不屈。熙宁九年(1076年),在邕州保卫战失败后,苏缄率全家36人自焚殉国。宋朝皇帝,追赠苏缄溢号“忠勇”。邕州百姓,立祠颂之,宋哲宗时,赐额“怀忠”。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千年苏缄 英名长存
2024年6月16日(农历5月11日),广西苏缄文化研究会在南宁城隍庙、南宁龙门水都苏缄广场(忠勇园)举行2024年恭祭民族英雄苏缄城隍诞纪念活动,纪念南宁守护神苏缄,学习和弘扬苏缄忠义孝贤、忠贞报国精神。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苏氏宗亲代表400多人参加恭祭活动。
图源:北欧时报
鸣锣三响,击鼓三通。上午10时,恭祭活动在南宁城隍庙拉开帷幕,司仪苏金山宣布活动开始,苏立孟诵读祭文,参加恭祭的苏缄后裔、区内外各地苏氏宗亲、应邀嘉宾依次上前上香敬酒,叩拜,瞻仰苏缄神像,现场庄严肃穆,表达对民族英雄苏缄无限哀思和崇敬怀念之情。
上午11时30分,南宁龙门水都苏缄广场,彩旗飘扬,龙狮欢腾,鸣锣三响,击鼓三通,苏立孟诵读祭文完毕。广西苏缄文化研究会主任苏受吉和副会长苏善奋、苏忠人率参加恭祭人员向民族英雄苏缄敬献花圈,行三鞠躬礼,参加恭祭的苏缄后裔、区内外各地苏氏宗亲、应邀嘉宾依次上前上香敬酒、叩拜,瞻仰苏缄雕像。现场还举行诗歌朗诵和精彩的文艺演出。人们沉浸在典雅庄重的仪式中追怀苏缄,学习弘扬苏缄忠贞报国精神。
紧接着,举行苏缄文化研究座谈交流,恭祭人员认真聆听苏缄抗击交阯的英雄事迹,大家热情发言,各抒己见,为弘扬和传承苏缄忠贞报国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人员的思想境界、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南宁市举行2024年恭祭民族英雄苏缄城隍诞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苏缄,字宣甫,生于泉州晋江同安芦山堂,与司马光同年进士及第,调广州南海主簿,任州领蕃舶杖责刁商威震四方,再调阳武尉,驰马斩盗贼首惊朝堂,任英州知州,多次痛击侬智高,但却因在追击侬智高残部的战斗中失利,主将陈曙被诛杀,苏缄也被降为房州司马,仕宦生涯几经浮沉,陆续担任著作佐郎、监越州税(十余年)、廉州知州、潭州都监、鼎州知州等,直到熙宁四年(1071年)因政绩卓著,以皇城使的身份出知邕州。
苏缄这个英雄事迹产生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场战争—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
交阯谋入寇,以缄为皇城使知邕州。缄伺得实,致书于刘鼻,弈不听,反移文责缄沮议,令勿得辄言。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缄闻其至,阅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与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队,使分地自守。民惊震四出,缄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有大校翟绩潜出,斩以徇,由是上下胁息。缄子子元为桂州司户,因公事携妻子来省,欲还而寇至。缄念人不可户晓,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独遣子元,留其妻子。
邕既受围,缄昼夜行劳士卒,发神臂弓射贼,所殪甚众。缄初求救于刘弈,养遣将张守节救之,猝遇城,不及阵,举军皆覆。蛮获北军,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为云梯,又为攻濠洞子,蒙以华布,缄悉焚之。蛮计已穷,将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贼囊土傅城者,顷刻高数丈,蚁附而登,城遂陷。缄犹领伤卒驰骑战愈厉,而力不敌,乃曰:“吾义不死贼手。”亟还州治,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人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选自《宋史.苏缄列传》,有删节)
在敌我兵力存在巨大悬殊的情况下,苏缄最大限度地集结了邕州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奋死保卫邕州,恪尽职守,誓死保卫,永不放弃,宁死不屈,最后失守发出一声大吼:“吾义不死贼手!”乃率家人入屋,全家36口纵火自焚,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精神。苏缄领导的这场邕城保卫战堪称:“烈火腾焰,忠魂血铸。壮歌一曲,天地动容。”
《宋史》对此评价“惊天地而泣鬼神”;近代的革命家也说“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越南时,也曾提到过这次战役。由此可见,苏缄作为民族英雄,对中国、世界历史文化影响之大、之广、之深、之远。
苏缄一生忠于职守、爱国忧民、尽忠报国。其壮举惊天地,泣鬼神。苏缄忠贞爱国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弘扬民族英雄苏缄忠义孝贤、尽忠报国,在保卫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南疆和平稳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多担当作贡献。
千年苏缄,英名长存。民族英雄苏缄万古流芳。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祭苏绅墓
苏缄
五里平郊烟霭村,
泪流坟土泣英魂。
近年忠义心如铁,
不负平生教育恩。
唐多令·北宋邕州太守苏缄殉国祭
黄日初
来敌肆行凶,尧疆起塞烽。御寇仇,无畏元戎。风拂征袍生义愤,满腔血,写精忠。
鏖战夜通红,绝粮兵库空。气凛然,神勇苏公。城破举家同殉国,炳青史,贯长虹。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图源:北欧时报
本文原文来自chinanew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