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猪血制品安全标准,教你如何选购和食用
河南发布猪血制品安全标准,教你如何选购和食用
河南发布猪血制品安全标准,消费者如何选购?
近日,河南省发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特别针对食用畜禽血制品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这份指南不仅涵盖了猪血、鸡血、鸭血等多种血制品,还提供了从过滤、搅拌到高温灭菌的全过程指导,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享用美味的猪血制品。
如何辨别真假猪血?
市场上存在大量制售假猪血的现象,主要用牛血、豆腐、工业明胶等制作。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外观颜色:真正的猪血通常呈现出深红色或暗红色,表面粗糙,略带气孔。而假猪血则因为添加了色素而呈现出鲜艳且均匀的红色或粉红色,肉眼看上去较为不自然。
质地:真猪血在切割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不容易碎裂。而假猪血可能因为使用了淀粉等凝固材料制作,虽然看起来平整Q弹,但质地比较硬,容易碎裂,甚至表现出过于脆弱的特点。
气味:真正的猪血有一种独特的腥味,而假猪血则可能没有这种味道,或者因为添加了工业明胶、香精等添加剂导致味道较为淡薄,或有一种工业特有的刺鼻气味,与真猪血有所区别。
价格:真正的猪血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上,如果市场上出现价格异常低廉的猪血,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立即警觉起来,避免购买这些可能存在着假冒伪劣的猪血,千万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安全食用注意事项
储存方法:猪血制品应存放于冰箱冷藏室,温度保持在0-4℃之间,避免反复解冻。建议在购买后3-5天内食用完毕。
烹饪方法:猪血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才能食用,切勿生食。在烹饪时,应确保猪血内部温度达到70℃以上,持续时间不少于3分钟,以彻底杀死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和细菌。
卫生习惯:在处理生猪血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厨房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使用专门的切菜板和刀具处理生肉,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厨具和工作台。
健康风险提示
生食猪血可能导致脑囊虫病等疾病。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脑内疾病,该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是由于口服了猪肉绦虫虫卵,虫卵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而导致的。患此病后,患者的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会出现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
因此,为了保障健康,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猪血制品时,务必谨慎选择,注意卫生,确保煮熟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