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科普:5属6种在中国的分布与保护现状
甲鱼科普:5属6种在中国的分布与保护现状
甲鱼,这个在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你是否知道它其实属于保护动物?在中国,不同种类的甲鱼有着不同的保护级别,从三有保护动物到一级保护动物不等。本文将为你详细科普甲鱼的物种分类、保护级别、生活习性以及代表物种,带你全面了解这个古老的水生爬行动物。
一、物种论述
甲鱼是鳖科的统称,学名鳖,别称王八、水鱼、团鱼等,共有7属23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在中国,有5属6种,代表品种包括中华鳖、斑鳖、山瑞鳖等。
界 | 门 | 纲 | 目 | 科 | 属 | 种 | 代表种 |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爬行纲 | 龟鳖目 | 鳖科 | 7属 | 23种 | 中华鳖、斑鳖、山瑞鳖、非洲鳖 |
甲鱼是古老的水生爬行动物,学名鳖,别称王八、水鱼、团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的统称。全世界共有7属23种,中国有5属6种,代表品种有中华鳖、斑鳖、山瑞鳖、鼋等。
二、保护级别
名称 | 别称 | 科属 | 保护级别 |
---|---|---|---|
中华鳖 | 甲鱼、团鱼 | 鳖科、中华鳖属 | 三有保护动物 |
山瑞鳖 | 瑞鱼、甲鱼 | 鳖科、山瑞鳖属 | 二级保护动物 |
鼋 | 蓝团鱼、绿团鱼 | 鳖科、鼋属 | 一级保护动物 |
斑鳖 | 斯氏鳖、太湖鳖 | 鳖科、斑鳖属 | 一级保护动物 |
砂鳖 | 小甲鱼、砂甲鱼 | 鳖科、斑鳖属 | 三有保护动物 |
注:中国常见的甲鱼有中华鳖、山瑞鳖、鼋、斑鳖等,其中中华鳖和砂鳖是三有保护动物,山瑞鳖是二级保护动物(仅限野生种),鼋和斑鳖是一级保护动物。
三、生活习性
环境:鳖喜栖息于水流平缓、鱼虾繁多的溪流、江河、湖库、沼泽中,最适水温25~30℃,10月至翌年3月潜入泥沙中冬眠,水温13~15℃时开始活动。
食性:鳖是偏肉食性动物,幼鳖以水生昆虫、甲壳类等为食,成鳖摄食螺类、贝类等底栖动物及动物尸体,也吃少量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鳖是卵生动物,4~5龄性成熟,产卵期5~8月,通常掘洞产卵,雌鳖首次产卵4~6枚,5龄以上可产10~20枚,卵40~70天孵化,稚鳖有趋水性。
四、代表物种
中华鳖:中华鳖是鳖科、中华鳖属爬行动物,别称甲鱼、王八、团鱼等,中国除西藏和青海外均有分布,尤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最常见。
山瑞鳖:山瑞鳖是鳖科、山瑞鳖属爬行动物,别称山瑞、瑞鱼、甲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分布。
鼋:鼋是鳖科、鼋属爬行动物,别称癞头鼋、绿头鱼、兰团鱼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等地均有分布。
斑鳖:斑鳖是鳖科、斑鳖属爬行动物,别称斯氏鳖、太湖鳖、甲鱼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目前存活的仅有3只,其中国内有1只,越南有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