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甲煎丸:从金匮要略到现代临床应用
鳖甲煎丸:从金匮要略到现代临床应用
鳖甲煎丸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一张经典名方,由23味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疟母等疾病。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全面分析了鳖甲煎丸的源流、组成特点、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在中成药开发中的应用情况,为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古代文献检索
文献来源
在中华医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医典藏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检索。
- 源流及记载文献分析
以“鳖甲煎丸”及其别名“鳖甲煎圆”和“疟母煎”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 经检索、筛选, 共获取鳖甲煎丸相关古代文献数据127条, 涉及中医古籍107种。
鳖甲煎丸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219年)“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篇中: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其组成为:
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熬) 石苇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蛰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未,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随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651年,下文简称《千金方》)即收录了此方,并在此方中去鼠妇、赤硝,加大戟、海藻、䖟虫。在此之后,诸多著作中在记载鳖甲煎丸时,除收录了仲景原方外,也将《千金方》中的描述收录其中。如《鸡峰普济方》(1133年)中记载:“疟母煎 治久疟不愈结为癥瘕寒热 鳖甲(十二分)…………一方无鼠妇赤硝,加海藻三分大戟一分”。
同时,古代医籍中还存着大量的鳖甲煎丸的同名方,此类方大多是以鳖甲为主药,治疗疾病包括疟母血虚、虚劳、脾脏久积冷气等疾病。排除与同名但组成不一样的方,检索的所有文献中共有47条明确记载了鳖甲煎丸和其组成。虽基本药物组成上没有变化,但在具体药物选择上仍略有变化。在鳖甲的选择上,《千金方》中用死鳖,《普济方》(1390年)中用生鳖肉,《类证治裁》(1839年)里则用鳖甲灰。另一争议较大的药物为芍药。在《金匮要略》时期芍药赤、白不分,仲景所用之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至今仍存在争议。大部分医籍中沿用《金匮要略》的说法,没有明确赤白芍。仅部分医籍明确赤白芍,如《鸡峰普济方》(1133年)、《类证治裁》(1839年)、《金匮百七十五方解略》(1852年)和《医醇胜义》(1863年)中用白芍药,《普济方》(1390年)中则用赤芍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医学妙谛》(1837年)中指明了厚朴要用川朴,厚朴自古以来以蜀地产的为佳,强调了药物的道地性。
- 主治病症分析
在所检索到的127条鳖甲煎丸古代文献中,明确记载鳖甲煎丸所主治病证的文献共113条,主治病证较多的为疟母、癖块、癥瘕、虚劳等,与《金匮要略》原方中所主病证基本相同,另有医籍记载“鳖甲煎丸”治疗小儿疳疾、劳嗽、劳风等病症。
- 鳖甲煎丸药物剂量分析
鳖甲煎丸共有23味药物,配伍巧妙,组方独特,但历代医家对方义理解不尽相同。而药物用量从某种程度上则可以反映出该药在组方中的重要程度。因各个朝代所用的药物剂量单位和度量衡均不尽相同,为更好地分析鳖甲煎丸中药物的组成情况,我们采用了药物剂量比分析,即某味药的剂量比=该药的剂量/全方所有药物的剂量之和*100(其中,一两=十钱,一钱=10分)。药物的剂量比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如下表。
结果发现,鳖甲煎丸中,平均剂量比最大的两味药为赤硝和鳖甲,中位数最大的也为芒硝和鳖甲。鳖甲为君药,是较为统一的认识,而赤硝的作用在历代医家的记载中却不常见。《千金方》中甚至因为赤硝毒劣,而易之以大戟、海藻。赤硝软坚破积,恰对应疟母胁下积痞之症状,其剂量比如此之高也暗示赤硝在该方中的重要性。随后,柴胡、黄芩清热舒肝,芍药、牡丹皮、紫葳活血祛瘀通络。值得关注的是,蜣螂、䗪虫、蜂房、鼠妇这四味虫类药,这四味剂量比均较高,且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以虫类药治血瘀。《医方考》(1854年)言:“鳖甲、鼠妇、䗪虫、蜣螂、蜂窠皆善攻结而有小毒,以其为血气之属,用之以攻血气之凝结,同气相求,功成易易耳”。
现代文献检索
文献来源
以“鳖甲煎丸”为主题词和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11月15日。检索结果如下:将各个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题录信息导出到NoteExpress3.2 软件中,经汇总、去重,得到768条文献。经人工阅读摘要和全文,最终纳入关于鳖甲煎丸临床应用的文献169篇进行分析。
- 发表年代分析
纳入的文献中,最早一篇的文献为1960年王永安在《山东医刊》上发表的提名为《鳖甲煎丸治疗肝脾肿大临床疗效初步观察》的文章。具体文献年代分析如图:
发表期刊分析
纳入文献中,发表的期刊较多的为《中成药》、《世界临床药物》等药学类杂志,发表较多的期刊如下图所示。关键词分析
对171篇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鳖甲煎丸临床应用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为肝纤维化、大鼠、肝硬化等。高频关键词如下图所示:
- 主治病症分析
纳入的171篇文献中,其中68篇文献是关于鳖甲煎丸的临床应用,101篇是关于鳖甲煎丸的实验研究。在临床应用文献中,鳖甲煎丸主治病证多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食管癌等,详细情况见下表。
主治病症 | 出现频率 |
---|---|
肝纤维化 | 24 |
肝硬化 | 21 |
肝癌 | 5 |
肝炎 | 3 |
食管癌 | 2 |
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复发 | 1 |
银屑病 | 1 |
血管性痴呆 | 1 |
心绞痛 | 1 |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 | 1 |
顽固性失眠 | 1 |
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1 |
面部黄褐斑 | 1 |
颈动脉粥样硬化 | 1 |
冠心病 | 1 |
肝血管瘤 | 1 |
肝脾肿大 | 1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 |
总计 | 68 |
101篇鳖甲煎丸的实验研究文献中,主要涉及了鳖甲煎丸的抗肝纤维化、抗肿瘤、抗肾纤维化、抗肺纤维化等作用,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疾病名称 | 出现频率 |
---|---|
肝纤维化 | 41 |
肿瘤 | 33 |
肾纤维化 | 8 |
肺纤维化 | 4 |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 3 |
肾小球硬化 | 3 |
动脉粥样硬化 | 3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 |
对新生血管的影响 | 1 |
子宫肌瘤 | 1 |
乳腺增生 | 1 |
慢性肾脏疾病 | 1 |
肝损伤 | 1 |
总计 | 101 |
- 联合用药情况
在69篇临床研究类文献中,有41篇文献都是鳖甲煎丸与其他药物合用的文献,占59.42%,同时药物联用也是目前临床用药的一个主要趋势。详细分析发现鳖甲煎丸现的联合用药情况,发现主要的联用西药包括恩替卡韦、华蟾素、阿德福韦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拉米夫定、干扰素、门冬氨酸钾镁、肌苷、肝泰乐等,中药包括大黄䗪虫丸、乌鸡白凤丸、逍遥丸、愈肝汤等,均为肝病用药。
鳖甲煎丸中成药使用情况
鳖甲煎丸目前已经有中成药制剂,为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独家品种。
- 中成药鳖甲煎丸的合理用药情况
中成药鳖甲煎丸已被多个药品目录和临床指南收录,推荐治疗疾病的类别涉及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纤维化、肿瘤等,与文献研究结果相符,见下表。
年份 | 名称 | 发布/制定机构 | 分类/推荐意见 | 备注/推荐等级 |
---|---|---|---|---|
2019 |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内科/祛瘀剂/活血消癥剂 | 乙类医保药品 |
2018 | 国家基本药品目录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内科/祛瘀剂/化瘀散结剂 | 无 |
2019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 肝纤维化 | 无 |
2018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 |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 对气滞血淤型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的胁肋胀痛或刺痛效果较好,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Ia级*,选择性推荐 |
2017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无 |
2017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肝纤维化 | Ⅲ级证据# |
2013 | 肿瘤姑息治疗中成药使用专家共识(2013版) |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 保护脏器功能中成药 | Ⅲ类证据&C级推荐中成药 |
2011 | 鼓胀诊疗指南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肝脾血瘀证鼓胀 | 无 |
2011 |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肝硬化 | 无 |
注:不同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类略有不同。*Ia级证据: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这4种研究中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的结果效应一致;#Ⅲ级证据:专家的观点及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Ⅲ级证据:广泛认可的经典著作论述;草药和处方记录于国家药典等法定文件;公认较安全的草药。
- 四种常见治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对比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主要有扶正化瘀胶囊/片、复方鳖甲软肝片、大黄䗪虫丸和鳖甲煎丸。对比这四种中成药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在临床应用上,经方的优势在于其应用范围广,主治病症多,且其治疗成本较低。4种中成药比较,鳖甲煎丸的成本最低。经方的劣势在于,鳖甲煎丸和大黄䗪虫丸目前都未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据等级不高。详细情况见下表。
2019年10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发布了《鳖甲煎丸治疗肝纤维化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期帮助指导中成药临床应用。在专家共识制定过程中,文献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是第一步。而在鳖甲煎丸的现代文献检索中,发现有关鳖甲煎丸的高质量循证证据较少。鳖甲煎丸源于东汉《金匮要略》,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在古代文献记录丰富。而目前国内共识研制流程中并未涉及古代文献。但古代文献作为古代医家经验的载体,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传承中医学术思想中影响深远,古代文献检索报告便是对古代医家的经验汇总,在研制高质量中成药专家共识中必不可少。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