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冬季养生五大法则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五大法则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医之始祖”。其中关于冬季养生的智慧,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更为现代人提供了实用的健康指导。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黄帝内经》中告诉我们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藏”,即闭藏阳气,避免扰动体内的阳气,保持精神安宁,避免过度活动,来适应这个寒冷的冬天。中医养生理念所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的“冬藏”也正是这个道理。
那么,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1. 养肾为先
肾是生命的原动力,是人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生理活动也应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的春生夏长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冬季养肾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对应五行的原则,冬季养生应以补“黑”为主,应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发菜、海参等黑色的食物,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2. 早卧晚起
中医认为,立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
3. 皮肤保湿
皮肤保湿主要注意两点:第一,选用合适的保湿护肤品;第二,多喝水。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红枣水,蜂蜜里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能滋润肌肤,红枣能补益气血,让气色更好。晚饭后半小时饮一杯温开水能够让身体补足水分。
4. 室内加湿
冬季室内空气变得干燥,尤其是北方,一定要注意加湿。一是选一个合适的加湿器。二是室内取暖时,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打开盖子,使水分蒸发。三是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四是在地面洒水,或放一盆水。改善室内空气湿度能增强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5. 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致病性微生物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化学污染物的含量,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辅助杀菌的作用。
每次开窗通风的时间不短于15分钟,20-30分钟为宜。如果只将窗户开个小缝,通风时间需增至30-60分钟,每天开窗通风3-4次。
通风方式以形成对流为佳,例如打开家中距离最远的窗户和门,让流动的空气穿过整个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