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天府站主体封顶,年底将现西部最大高铁枢纽雏形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天府站主体封顶,年底将现西部最大高铁枢纽雏形

天府站(Tianfu Railway Station)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境内的一座重要铁路车站,位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兴隆湖以东。作为成都铁路枢纽规划中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天府站不仅承担着多条高铁线路的始发终到任务,还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城际枢纽节点。

历史沿革

2015年5月5日,天府站选址确定。2019年1月1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关于新建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铁总发改函〔2019〕37号),其中在成都市天府新区设有铁路站点。

2022年5月9日,天府站公布中标公示;2022年5月16日,天府站开工建设;10月31日,天府站的首个承轨层完成浇筑;11月16日,天府站取得初步设计批复。

2023年4月20日,天府站站台层以下主体结构封顶;5月11日,天府站开始站台层以上施工。


天府站建设中

2024年1月12日,天府站高架站房钢结构网架首次提升成功;4月12日,天府站高架站房整体提升完成。

交通区位

天府站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兴隆湖以东,位于成都市南部、天府新区东部,东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西接都兴隆湖湿地公园,南邻永兴街道,北接东山大道、太合路;车站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约30千米,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27千米,距成都站约35千米。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天府站以“筑巢引凤”为设计理念,曲线元素为主要设计特色,采用铝合金线条展现建筑的舒展感。南北进站口处的特色空间被称为"凤凰眼",采用单层网壳结构和机翼形铝合金构件,将声音、光线和电力融合在一起。光谷雨棚连接了南北场空间,采用双曲面网格结构和ETFE膜材,改善室内光线环境,展示了站房精致现代的美感。

设计参数

截至2022年3月,天府站总建筑面积约为61.2万平方米,包括站房及相关工程、配套交通枢纽工程和一体设计北场工程,其中站房工程约为12.02万平方米、站区工程约为6.57万平方米、成自停车场约为4.38万平方米、市政配套工程约为38.23万平方米;站台面的绝对标高为509.250米,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500米。

截至2022年5月,天府站站场高架顺轨方向全长470米,垂轨方向进深为285米;站房高度为62.48米,整体面宽为321.1米,整体进深455.5米。

截至2022年11月,天府站累积开挖出土210万立方米,完成桩基4900根,浇筑混凝土18万立方米;地下一层标高负17.08米,地下二层标高负21.18米。

截至2024年3月,天府站屋面钢结构为4356吨,屋盖钢结构平面南北方向长约494米,东西方向宽约305米,屋盖角部最大悬挑长度约32米,结构最高点标高约51.29米。

整体布局

站内布局

天府站后总体流线为上进下出,站房为地上三层、地下二层。其中为地面一层是出站层、地面二层为站台层、地面三层为候车层,并设置南北场站,南北场站中间由光谷隔开;地下一层为地下停车层、地下二层为综合换乘厅层。


站厅层光谷预览图

站场线路

站场台层

截至2023年10月,天府站站场规模为12台22线,具体分布如下所示:

场台
站台数量
线路数量
成自场(南场)
6
11
普速场(北场)
6
11

连接线路

截至2023年5月,天府站规划南场承担成宜高速铁路、成达万高速铁路和川藏铁路,北场承担规划中西安至成都第二高铁、成都至三台城际铁路等线路的始发终到或通过。

交通换乘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11月,天府站在地下设有轨道交通车站,该站暂不开放出入口,仅供地铁站内换乘使用。

轨道线路
本站名称
起始点
终末点
开通状态
运营时间
成都地铁18号线
天府站
火车南站
天府机场北站
已开通
06:15-次日00:01
成都地铁19号线
金星站
-
-
-
-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建设难题

天府站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建设难题
具体内容
工程基础
天府站站台层及以下主体结构采用“承台+抗浮板”结构,面对软弱地质、复杂结构和防水渗漏风险,传统的砖胎模和素土回填做法均无法解决问题。
创新施工
天府站的“凤凰眼”椭球形网壳结构和单层网壳形式需要复杂的施工工艺,涉及大量不同尺寸的构件装配和节点焊接,影响施工效率和结构美观。
光谷雨棚和“凤凰眼”设计使得节点焊接数量多、焊缝大,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
光照问题
“凤凰眼”结构导致多角度光线射入,形成凸镜聚光热效应,在强日照时段会引起高温,影响旅客舒适度。
需要在避免聚光热效应和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之间找到平衡点。
材料技术
需攻克光学、材料及结构方面的难题,确保设计效果和施工质量。
由于技术人员对横杆装配节点的受力和构造研究不足,影响施工的精确度和效率。

施工技术

天府站在建筑和施工中的设计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技术类别
具体内容
钢结构施工工艺
天府站的高架站房钢结构屋盖采用“异型多曲钢网架+大跨度多曲单层网壳复合结构”,总重量1.6万余吨,安装高度和跨度大,施工难度极高。
单层箱式网壳结构
采用单层箱式网壳结构施工工艺,结合体外预应力张拉技术和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确保结构提升过程中有效控制侧向位移和整体变形量。
传感器应用
在提升区域安装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锚具和油缸智能传感器,实现对大吨位、大跨度、大面积超大型构件的超高空整体同步提升。
变截面混凝土柱
使用52根“下大上小”的超高变截面混凝土圆柱和12根抗风柱支撑钢结构屋盖,增强结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绿色建造技术
构建“凤凰眼”大跨度椭球形网壳结构的绿色建造与低碳空间营造技术体系,实现声、光、热小气候的低碳、高效、精细营造。
复杂幕墙设计
“凤凰之眼”采用2515块多达600种规格的幕墙玻璃,复杂的曲率渐变双曲面结构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实现了绿色、美观和精准的建造效果。

技术创新

天府站屋面钢网架结构安装采用地面拼装和计算机全自动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旨在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这种安装方式成功减少了高空吊装和焊接作业。为确保结构受力均匀且同步提升,采用了单层箱式网壳结构施工工艺,并设置了双弦钢结构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和减少变形。此外,通过设置提升架、提升吊点和监测点,并采用健康监测系统进行全覆盖测量,实现了实时监测和数字化管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

建设规划

铁路线路

截至2023年4月,天府站分为南北站场,南场规划连接成宜高速铁路、成达万高速铁路、川藏铁路、蓉昆高铁等条国家干线铁路,这些铁路线路正在建设或新开工;北场规划引入西成第二高铁、成昆高铁和成都至三台城际铁路等远期规划铁路。

轨道交通

截至2024年8月,天府站规划后续接入成都地铁26号线、成都市域铁路S7线、成都市域铁路S15线。

价值意义

天府站作为四川天府新区“四主三辅”客运站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成宜高速铁路、成达万高速铁路、川藏铁路、蓉昆高铁等线路的始发终到或通过,是成渝双城经济圈上的重要城际枢纽节点之一,建成后将成为支撑天府新区与东部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载体。不仅实现了多条高铁与地铁、高铁与公交无缝对接换乘,并且打造了优质的高铁站环境提升软实力,服务天府新区旅客便捷出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