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字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11: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字生产力驱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生产力是人类应用数字技术于国民经济活动的生产能力,数字生产力为数字经济提供生产要素和发展动能。数字生产力是先进的科技生产力,是工业社会数字化阶段的标志,是信息科学与数字技术的综合体。

数字生产力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生产力是人类应用数字技术于国民经济活动的生产能力,数字生产力为数字经济提供生产要素和发展动能。数字生产力是先进的科技生产力,是工业社会数字化阶段的标志,是信息科学与数字技术的综合体。数字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数字生产力应用是数字技术与生产力要素融合,实施数字化劳动的过程。数字生产力应用具有专用性和通用性、虚拟性和平台化、共享性和分享性、赋能性与节能性、预测性和精准性,以及“比特”与“原子”共存等特点。


图 1 数字生产力结构

数字生产力的应用

数字生产力的劳动应用,表现为数字技术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机融合的数字化劳动和新价值创造过程。数字生产力的产业应用,表现为数字农业、数字工业和数字服务业兴起和价值创造。数字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纪园园, 朱平芳.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牵引和供给优化. 学术月刊, 2022, 54(4): 63-77.
  2. 杨虎涛. 新发展格局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与政策重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2): 60-73.
  3. 何大安.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及条件配置. 学术月刊, 2022, 54(4): 38-49.
  4. 江飞涛. 技术革命浪潮下创新组织演变的历史脉络与未来展望. 学术月刊, 2022, 54(4): 50-62.
  5. 徐 晋. 离散主义:理论、方法与应用. 学术月刊, 2018, 50(03): 98-114.
  6. 任保平. 论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的双向互动. 学术月刊, 2024, 56(7): 30-41.
  7. 殷德生 吴其珊 金培振. 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测度与支撑体系. 学术月刊, 2024, 56(7): 42-57.
  8. 周亚虹 冯树辉 邱静 朱震宇. 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理论逻辑与机制设计. 学术月刊, 2024, 56(6): 48-62.
  9. 吴真如. 无标度网络与产品空间理论的应用研究新范式. 学术月刊, 2019, 51(5): 47-57.
  10. 锁利铭 冷雪忠. 面向历史关联的政策过程:理论建构与场景应用. 学术月刊, 2024, 56(9): 90-101.
  11. 龚敏, 辛明辉. 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份额变化. 学术月刊, 2017, 49(12): 90-102.
  12. 张一兵.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13. 何大安. 市场型计划经济: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图景. 学术月刊, 2023, 55(6): 38-52.
  14. 谢增毅. 数字化对劳动法的主要挑战及其系统回应. 学术月刊, 2024, 56(9): 102-114.
  15. 马涛, 刘宇. 中国传统人口经济思想的特点与启示. 学术月刊, 2022, 54(7): 70-79.
  16. 何玉长. 善待生产性劳动和优先实体经济. 学术月刊, 2016, 48(09): 73-83.
  17. 郑江淮, 张睿, 陈英武.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学术月刊, 2021, 53(7): 45-54, 66.
  18. 陈文婷. 故纸堆与双螺旋的结合:分子人类学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 学术月刊, 2016, 48(02): 169-178.
  19. 陈钊 魏扬赟. 新兴产业与收缩城市复兴——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4, 56(10): 37-49.
  20. 杨汝岱, 朱诗娥. 产业政策、企业退出与区域生产效率演变. 学术月刊, 2018, 50(04): 33-45.

本文原文来自xsyk021.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