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物业破解服务困局:智能化管理与标准化建设并举
医院物业破解服务困局:智能化管理与标准化建设并举
医院物业管理是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体验和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然而,医院物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服务对象特殊、全天候高标准服务要求、专业性要求高、人力资源不足、感染防控压力大等。如何有效提升医院物业服务质量,成为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院物业管理的难点
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例,作为一家年门急诊量达658.4万人次、年出院患者15.8万人次的大型公立医院,其安全保卫管理面临巨大挑战。通过Kaiser模型评估,发现内部火灾、重大医疗纠纷、盗窃等是高风险事件。具体原因包括:
- 电气设备故障和火源管理缺位导致的火灾隐患
- 沟通不畅和医疗失误引发的医疗纠纷
- 安防技术落后和安保人员不足带来的盗窃风险
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
面对这些挑战,智能化管理成为提升医院物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上海纵橙科技为某医院打造的物业人员定位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系统通过蓝牙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对物业人员的实时位置监控。定位精度可达10cm~1米,不仅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还能优化任务派发流程。同时,系统还具备健康数据采集功能,可以监测物业人员的心率、血压等指标,预防疾病发生。
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规范医院物业服务,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国采中心)推动了医院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单位合作,编制了《医院类物业服务采购需求标准导引》。该导引实现了服务内容的定量、定岗、定人,规范了各项服务要求,得到了采购人的认可与支持。
具体质量控制策略
人员培训与健康管理:定期对物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关注员工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
优化服务流程: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任务的精准派发,避免资源浪费。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服务质量的一致性。
科技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定位系统、监控设备等,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安防技术建设,预防各类安全事故。
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快速响应各类问题。
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物业部门与医疗科室、供应商之间的高效沟通。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实际问题。
医院物业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需要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智能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质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物业服务水平,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安全、舒适、高效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