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返乡人数减少,年味变淡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4: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返乡人数减少,年味变淡了吗?

2025年春运,预计90亿人次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再次上演,然而,这个数字背后却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最浓烈情感的节日,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清”。

01

经济压力下的“冷清”

“钱包”无疑是影响人们过年方式的重要因素。2024年11月,一线城市如“北上广”等地的社会零售总额较去年平均下降约14%,二三线城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商家们纷纷感叹生意难做,年货和礼品的购买欲望显著降低。

“以前过年,年货买得满满当当,现在能省则省。”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表示,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她今年选择不回老家过年,以减少消费支出。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许多年轻人因为交通费、红包和礼品等支出压力,不得不在“回家”和“省钱”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02

“就地过年”成为新趋势

“返乡潮”逐渐被“就地过年潮”所取代。尽管电视上仍在播放“返乡摩托大军”和“春运”的画面,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工作城市过年。工作压力增加、路途疲惫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是对现实的无奈。高房价和高消费让许多年轻人在城市漂泊,他们在工作城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故乡反而变得遥远。

“就地过年”虽然减少了人员流动,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村里老人日渐衰老,年轻人稀少,春节时乡村不再像过去那样热闹。传统春节的团圆氛围因人员无法大量返乡而大打折扣,这种人口流动模式的改变,使得春节的传统格局被打破,乡村与城市的春节氛围都受到影响,冷清之感愈发明显。

03

线上拜年:便捷还是冷漠?

互联网时代,线上拜年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改变了传统的拜年方式。过去,逐家逐户走访、敬茶说吉祥话,充满热闹氛围。现在,手机发个群视频或表情包,拜年便完成。虽然预制菜可跨城送达,方便了不少,但年味似乎被压缩了。朋友圈里千篇一律的祝福模板和群发信息,让情感交流像打卡般冷淡。

线上拜年虽为亲朋好友提供便利,拉近空间距离,但情感变得消费化。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断亲”,反映出线上拜年方式下,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交流减少。这种变化使得春节期间的亲情互动不再像以往那般深厚,传统春节的人情味儿变淡,春节的热闹与温暖大打折扣,进一步加剧了春节的冷清氛围。

04

家庭旅游:年味的新载体?

如今,家庭旅游成为春节的新宠,改变了传统的过年方式。以前,春节是围绕饭桌和亲戚转,如今人们大年初一便选择各大景区,甚至报旅游团去温暖的南方度过春节。家庭旅游既能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消费可能还更少,同时还能避免催婚、炫富和攀比的尴尬。

这种方式虽给人们带来放松享受,但也使得春节走亲访友的传统模式受到冲击。春节不再以家族团聚、亲戚往来为主要活动,传统春节的热闹场景被旅游行程取代,亲戚之间的联系减少,春节的传统氛围变得淡薄,让春节显得愈发冷清。

05

年轻人的春节:逃离还是重塑?

年轻人对春节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调查显示,87.5%的受访者表示有出行计划,大多集中在年中和年后出行。他们不再一味追求回家过年,而是让父母家人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体验过年生活,实现家庭的反向团圆。随着中国家庭结构转型和代际转换,年轻人正在成为家庭的核心和支柱力量。“80后”“90后”成长为职场主力军,在城市安家乐业,父母随迁现象增多,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主流,主干家庭和传统的家族约束性也随之减弱。在这一趋势下,“过年”不再受限于地域,家庭的春节团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价值观念下的“回家过年”,回去的是地缘亲缘连结的家乡,而年轻人萌生了“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和家人在一起,不论何时何地,都是过年”的新观念。

这种观念带给父母的影响是,他们愿意选择迁就“小家”而参与反向春运,父母到子女所在的城市过年和顺便旅游的现象增加。另一方面,年轻家庭打破就地消费的局限,前往其他城市或异地乡村体验文化年俗,城市青年在年中、年后度假旅游也成为一股潮流。随着家的结构变小、流动力增强,家变得越来越轻盈,开展家庭春节旅游也成为新的可能,“南北居民互换过年”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06

传统与创新:年味的新表达

面对春节“冷清”的现状,有人担忧,有人反思,也有人在积极创新。在浙江、广西、天津等地,非遗元素与现代消费相结合,为传统年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天津泥人张推出的“福运满满上上签”书签文创年货,巧妙地将文化寓意与娱乐趣味融为一体,一经上线就被抢购一空。广西梧州市六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不仅推出一系列节庆礼盒产品,还成为走亲访友时的年货礼品。

数字服务也在拓展消费场景。2025年“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各地线上年货消费精彩纷呈。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的线上商场,马来西亚冷冻榴莲和榴莲冰皮点心等成为热销爆款,总销量超过1.6万件。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汇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15万种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07

未来: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春节的“冷清”与“热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的形式和内涵必然会发生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冷清”来评判春节的价值,而应该思考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春节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未来,春节可能会以新的形式和内涵延续下去。我们需要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努力传承和创新春节文化,让春节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同时,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传统节日的关系,让春节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找回那份温暖而浓厚的年味。

春节在变,但年味不该消失。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春节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带来更多的温暖与感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