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的艺术指标:5个近代兼具艺术与设计巧思的博物馆建筑
建筑界的艺术指标:5个近代兼具艺术与设计巧思的博物馆建筑
博物馆不仅是收藏艺术品的场所,更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从巴黎罗浮宫到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这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艺术价值,成为了建筑界的艺术指标。本文精选了五个兼具艺术与设计巧思的博物馆建筑,从经典到前卫,从创新到再造,展现了建筑大师们的非凡之作。
博物馆一直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各国博物馆馆内的收藏堪称为一国之本,不仅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承担着教育、娱乐与文化指标的涵义。而博物馆本身往往也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艺术品。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建筑,以下是其中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巴黎罗浮宫:新旧结合的建筑艺术
巴黎罗浮宫是新旧思维结合的最著名建筑案例之一,始建于12世纪末,起初作为监狱和防御性的城堡,现今在地下室尚存有一段护城河遗迹。这座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中世纪建筑在历史和建筑学术上都有重要地位。不过罗浮宫最知名的不仅是建筑本体,那座以玻璃与钢骨结构设计的金字塔外型入口,已成为罗浮宫最知名的象征。
1983年由华裔美国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新入口,白天从室内往外看,通透设计犹如为罗浮宫本殿盖上一层白纱,夜晚透过灯光艺术的照射,又展现出另一种美感张力。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旧屋改造的新生命
要论最知名的旧屋改造艺术,英国伦敦的这间博物馆应该可以作为当代代表之一。前身是泰晤士河畔旁的发电站,于1981年退役之后面临被拆除的命运,然而这栋充满强悍感的钢砖建筑,在1994年时被专门收藏英国与现代艺术品的泰特美术馆宣布由建筑师Herzog&de Meuron改建成艺术馆。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设计,包括发电站时期的中央烟囱与大型涡轮机。为了容纳更多游客,更在2004年于旧馆南边扩建新建筑,增加更多展示空间。目前馆内藏有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以及当代艺术拍卖价最高的画家马克·罗斯科的画作。
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兼具现代与抽象的建筑艺术
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宛如一本跨文化与跨世纪的百科全书,在旅游网站上的评价极高,有“可以一去再去”的美名。
其整体建筑设计极为抢眼,以解构主义设计主轴的建筑,由波兰裔美国设计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外墙由钛和钢建造,刻意设计成仿造石板路般的崎岖面,设计灵感来源于洛矶山脉的光影与地质。
法国庞毕度中心:法国现代艺术思想中心
欧洲最大的当代艺术收藏馆同时也是致力于儿童美育与艺术启蒙的中心——巴黎庞毕度中心,独特的建筑外观让它从二十世纪以来即为法国最具特色的地标之一。丰富的当代艺术馆藏加上长年致力于儿童美育教育启蒙的研究,也使庞毕度中心成为巴黎国家艺术教育的重要推手,馆内收藏了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藏品,与前位的建筑外型有著不谋而合的契合。
或许远看会觉得这是一栋尚未盖完的未完成品,但这就是庞毕度中心的特色之一!钢骨外露、以颜色编列直接外显展示建筑体本身的运作。如:蓝色代表空调管线、黄色是电气循环管线、绿色是水管管线、红色是手扶梯与电梯管线,独特且直接的建筑创意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西班牙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一棟“活”的建築物
座落於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最大特色,是“不論你何時去他都長得不一樣”。使用33,000片鈦金屬貼滿整棟建築外觀,讓美術館不同天氣的光影折射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變化。金屬曲線外型亦符合西班牙巴斯克地區蘊藏鐵礦的歷史文化背景。
設計師法蘭克·蓋瑞是美國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設計師,曾獲得普立茲克獎的殊榮,《浮華世界》更將他譽為“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他以當地景觀為靈感,將美術館想像成起伏不平的山峦,所使用的材質包含玻璃、石頭、鈦金屬,皆與博物館所座落的工業環境完美契合。
利用材質賦予博物館生命力的建築設計創意,讓這座博物館自1997年對外開放以來,受到全面性的一致好評。藝術評論家更稱讚法蘭克·蓋瑞為當代建築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