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爆款黑马,《人生大事》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01:2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爆款黑马,《人生大事》你不知道的幕后故事

《人生大事》作为2022年暑期档的一匹黑马,以其独特的题材和温情的故事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口碑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将为您揭秘《人生大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从人物设定到文化背景,从导演经历到创作理念,带您深入了解这部影片的成功之道。

为什么叫“莫三妹”?

男主人公莫三妹,男,30多岁,刑满释放人员。

这个趿着拖鞋、裹着背心、斜叼着烟、痞里痞气的寸头混混,从父亲那儿继承了殡葬师的事业,行活爽快但有些毛躁。

莫老爹有三个孩子:终日操劳的大姐、英年早逝的二哥以及自认为“不受疼爱”的老三。

但这样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叫“三妹”呢?

影片前段我们明显感受到,莫三妹讨厌这个名字,会让别人称呼他为“三哥”。

直到老父亲病倒后在床边讲述了一个故事,我们才知道“莫三妹”这个名字的来历。

原来,自幼继承父业的二哥在三十年前死于江边捞尸,深陷丧子之痛的莫老爹,为了祈愿小儿能平安长大,所以才为他取了一个女孩的名字。

在南方有些地区,也确实有为男孩取女孩名字的习俗,意为好养活。

关于主人公的名字,还有一段前史。在《人生大事》的初版里,莫三妹是叫“莫三鼻”。

因为在导演老家的风俗中,家长为了表达对孩子的珍视和爱护,会把脸上的器官用进姓名里,意为“像爱护器官一样爱护你”。

另外,影片的英文名也改过一次,之前为《Funeral family》(殡葬家族),后为《Lighting up the stars》(点亮星星)。

《殡葬家族》这个名字有些日本风味,而《点亮星星》则更加文艺范儿一点,呼应了“死者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殡葬师是种星星的人”的温情主题。

哪吒battle孙悟空

《人生大事》中有两个反复强调的人物意象:

扎着啾啾辫、带着红缨枪玩具的小文是小哪吒;戴着金项链和手环、自认为拥有一身通天本领的三妹是孙悟空。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里孙悟空和小哪吒不打不相识,尔后结为好友。

两人的性格还有几分相似: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天天把“老子”挂在嘴边、动辄挑战权威的小文和三妹也是如此。

小文不知道亲身父亲是谁,三妹和父亲的关系也经历了分裂—和好的过程,这对应了哪吒成长过程中生父的缺位,以及悟空翻不出父爱的五指山。

影片中出现过两人一起看《西游记》的桥段,三妹把小文的昵称存为“小哪吒”,小文也喊三妹“齐天大圣”,这些情节都在暗含两人的意象关系。

影片上映前公布过一组人物海报。其中,三妹是“见义勇为泥罗汉,逢阵必输纸将军”,小文是“无法无天机灵鬼,有情有义欢喜虫”,这两句点睛的判词体现了导演对人物的精准拿捏。

方言电影与汉味文化

《人生大事》在武汉取景拍摄,剧情设定的延江市是外来人口聚集地,片中夹杂着五湖四海的方言:

三妹及其前女友操着一口正宗的武汉话+武汉味的普通话;小文和她舅舅说的是利落的四川话;三妹的两位同事则说广西话和东北话;其他群众演员均说武汉话。

朱一龙和吴倩是武汉人,所以台词里带着最纯正的口癖和汉骂,如“老特”(爸爸)、“拐子”(哥哥)、“闹眼子”(瞎胡闹)、“个板马”(表厌恶的语气助词)等等。

三妹的殡葬馆开在阡陌纵横的小街口,和隔壁的婚庆店一样,都是开店住家一体的地方,白天开门营业,晚上关门睡觉。

取景地是武汉的保元里,xx里一种当地老城区里常见的居住区域划分方式。这些房子通常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林立高楼中独树一帜,是底层小市民的栖息地。

影片中反复出现了热干面、炸油条、鸡冠饺等汉味小吃,营造了热气腾腾的生活氛围。三妹等人吃早餐时齐刷刷坐在小矮凳上,把碗放在高凳子上吃,这是武汉当地的“过早”特色。

在嘈嘈杂杂的南腔北调和烟火气息的坐标环境中,影片的市民气息瞬间浓厚起来。方言地域电影的妙处,就在于能迅速把观众拉入接地气的情境中,让电影多了几分真实感和落地感。

刘江江与《上天堂》

《人生大事》的导演刘江江是新人导演,河北人,自幼长在华北农村。

他家世代是木匠,擅长做棺材,包揽了村里的丧葬大事。幼年的刘江江耳濡目染,并不知害怕,经常躺在棺材里玩耍。

大学毕业后,刘江江在河北电视台的《村里那些事》节目中担任编导。七年的工作经历,让其后来转行电影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

他记得自己曾路过一家殡葬馆,里面有个小女孩在写作业,这便是《人生大事》的最初灵感来源。

个人经历往往是艺术家的创作养分,儿时记忆和基层经验不断加深了刘江江的创作执念。做一个殡葬题材的作品,一直是他的一个念想。

2018年,在白洋淀实地采风后,刘江江开始构思剧本。

2019年,他以原创剧本《上天堂》入围了平遥电影展的创投单元。这个哺育挖掘年轻电影人的平台给了刘江江登上更大舞台的机会,创投也坚定了他“做电影的决心”。

2021年,影片改名为《人生大事》,并顺利开机。

韩延和生死母题

《人生大事》的监制是韩延,一位成熟的80后电影导演,代表作是《送你一朵小红花》、《动物世界》及《滚蛋吧!肿瘤君》。

刘江江认为,“韩延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指路明灯,为创作保驾护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阐述生死的剧本《上天堂》正好与韩延的创作偏好不谋而合。

韩延走入大众视野的早期作品《第一次》讲述的是绝症女孩的爱情故事,虽然是一部市场导向性作品,但影片营造的脆弱美好的花凋氛围令人难忘。

《滚蛋吧!肿瘤君》是韩延的“生命三部曲”之一,摹写了患有绝症的漫画家的抗病故事,虽然剧情非常伤感,但呈现形式却活泼新颖。

《送你一朵小红花》是“生命三部曲”之二,描绘了两个抗癌家庭的碰撞和依存。“生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天竺公园》也已经立项,故事是关于脑瘫儿的生活。

不难发现,韩延对生死题材情有独钟,他擅长以商业化笔触,将人间悲喜剧凝练表现,把观众包裹于哭笑两种情绪中。

《人间大事》剧本里对生命的珍惜、对死亡的尊重、对生之爱人的本能、对死之后事的恭敬,都与韩延过往作品呼应,二人的合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人生大事》的现实题材+情感共鸣+社会议题,以及目前取得的票房和口碑成绩,很难不联想到《奇迹·笨小孩》《我的姐姐》。

它们都靠细密真挚的情感表达和催泪效应获得广泛观众,成本不高却时常能成为市场黑马。

这就像是一种日渐成熟的、以情感为主打的全新国产片类型,可以通过优秀的演员和接地气的剧本来实现情绪共振的复制。

我们衷心地希望这样既现实又梦幻、既悲悯又温情的电影能更多一些,能让我们在电影院里哭哭笑笑、看见人间。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