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次油价上调:每升涨0.27-0.28元,三大因素影响油价走势
2025年首次油价上调:每升涨0.27-0.28元,三大因素影响油价走势
2025年1月16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新一轮调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调价信息,全国多地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40元和325元。具体到零售价格,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7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8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8元。
这一轮油价上调,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油价波动的关注。为什么油价会频繁波动?背后有哪些复杂的经济因素在发挥作用?让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
地缘政治风险:油价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
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以中东地区为例,美国和英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的连续空袭,以及胡塞武装对红海航线的威胁,都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红海航线是全球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承载着全球12%的海上贸易量。一旦该航线因冲突而关闭,将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2024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多次袭击红海目标,导致多家国际石油巨头暂停经红海的运输,国际油价因此上涨。
沙特石油专家阿纳斯·哈吉指出,虽然巴以冲突本身不会对国际油价产生较大影响,但如果冲突外溢效应加剧,导致更多国家卷入其中,将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全球经济复苏态势:需求侧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整体态势以及主要经济体的需求。2024年,全球经济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仍保持复苏态势,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带动了能源需求的增加。
然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也给油价带来波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孙瑱指出,在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各国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成员国延长和深化减产,以及非“欧佩克+”国家增产方面出现巨幅变动的可能性较小。
供需关系失衡:市场基本面的决定性因素
供需关系是决定油价走势的根本因素。2024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石油市场出现供需失衡。一方面,主要产油国的产量政策变化影响供给;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与经济放缓预期的矛盾,使得需求侧充满不确定性。
2024年油价回顾:9次上调9次下调
回顾202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了25轮调整,其中9次上调,9次下调,7次搁浅。涨跌互抵后,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比2023年底分别下跌130元和125元,折算下来,每升下降0.11元左右。
这一年的油价走势,充分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复杂影响。年初,受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推动,油价呈现上涨态势;年中,由于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油价出现回调;年末,地缘政治风险再次成为主导因素,推动油价反弹。
未来油价走势预测:短期偏强,长期存不确定性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专家们普遍认为将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银河期货分析师童川表示,短期内市场仍将受到制裁政策对原油供应的影响,在宏观情绪未转向等基本面指标未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油价预计仍呈现偏强走势。
然而,从长期来看,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以及能源转型带来的供需结构变化,都将对油价产生深远影响。沙特国际问题专家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指出,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油价波动可能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甚至危及世界银行到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的目标。
面对油价波动,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一方面,要关注短期价格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要关注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长期课题。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才是应对油价波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