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推荐:痹祺胶囊的养血活血秘籍
中国工程院推荐:痹祺胶囊的养血活血秘籍
痹祺胶囊是一款汇聚传统智慧与现代制药工艺的中成药瑰宝,精选马钱子粉、地龙等十味地道中药材精心配伍而成。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益气养血,深谙祛风除湿之道,更兼活血止痛之妙用。
成分与功效
痹祺胶囊由马钱子粉、地龙、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丹参、三七、牛膝十味中药材组成。各味药材各具特色,共同发挥卓越的抗炎镇痛和养血活血作用。
- 马钱子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兼具抗炎、镇痛等多重药理作用;
- 地龙:清热定惊、平喘利尿,增强免疫;
-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镇痛抗菌;
- 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调节肠胃;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抗氧化抗菌;
- 甘草:益气补中、解毒止痛,抗炎抗菌;
-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改善微循环;
- 丹参:活血祛瘀、清心除烦,抗炎抗氧化;
-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抗血栓形成;
-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降血压抗炎。
权威研究背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昌孝教授及其团队在知名杂志《中草药》上发表了多项研究,从各个方面揭秘了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妙用。
网络药理学解析痹祺胶囊配伍规律
刘院士及其团队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痹祺胶囊的配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
- 益气养血组(党参、茯苓、白术)主要在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和骨形成和代谢等方面发挥“固本”的作用;
- 活血通络组(丹参、三七、川芎、牛膝、地龙)主要在血液系统、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
- 抗炎镇痛组(马钱子、甘草)主要在免疫调控、炎症反应、中枢和外周镇痛等方面发挥“除湿止痛”的作用;
- 各组之间的靶点和通路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充分体现了痹祺胶囊在治疗RA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动物实验验证痹祺胶囊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研究采用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SD大鼠模型,评估痹祺胶囊的疗效。结果显示:
- 痹祺胶囊组大鼠踝关节病变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足肿胀度、关节炎评分显著降低;
- 血清中RF、IL-17、TNF-α、IL-1β、IFN-γ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增高;
- 脾脏、胸腺指数降低;
- 踝关节骨、软骨组织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结缔组织增生减少。
临床应用与推荐
痹祺胶囊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显著地位,相继获得10项临床指南、4项临床路径推荐用药。在风湿领域先后获得6大指南/临床路径推荐用药,包括《中成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临床路径治疗释义——风湿科分册》(2018年/2021年)、《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基层常见风湿关节病诊疗手册》(2018年)、《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17年)。
在骨科领域,被《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临床路径治疗释义——骨科分册》(2021年)、《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骨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中成药超说明书使用循证评价》(2018年)、《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骨科分册》(2018年)推荐。
在疼痛领域,被《中成药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中国指南》(2023年)、《非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慢性疼痛病中国指南》(2023年)推荐。
使用建议
痹祺胶囊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僵硬、中老年腰腿痛、肢体麻木、僵直、骨质增生、颈椎病、肩周炎、软组织损伤以及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治疗。推荐用法为口服,一次1.2g,一日2-3次。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调整用药方案。
结语
痹祺胶囊自1999年产品上市以来,在治疗风湿、骨科和疼痛领域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尤其是在风湿领域中的应用。刘昌孝院士及其团队在知名杂志《中草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深度剖析了痹祺胶囊独特的中药配伍规律,还通过精密的动物实验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其在抗炎、免疫调节及促进骨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疗效。随着权威指南与临床路径的广泛推荐,痹祺胶囊正逐步成为RA治疗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患者带来治疗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