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 | 暑假家访,以下9类重点学生该如何开展?
辅导员说 | 暑假家访,以下9类重点学生该如何开展?
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中,学校、家庭分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教育的承接和延续,这两个不可或缺的支柱共同承载着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假期的家访则是连接这两大支柱的桥梁和纽带,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传递,是体现学校对学生关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传达教育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指导,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众多学生中,总有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生活、心理、择业等方面面临困境,需要学校和家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些“重点学生”的家访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访是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生活状况、提供精准帮助的重要环节。在家访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来源、家庭成员情况等,为后续的经济援助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同时,在家访前要准备好精准资助的政策,还要向家长传达国家的教育政策,让他们了解有哪些政策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持,减轻经济负担。通过家访,真实地反馈学生的真实家庭状况,了解学生家庭可能遇到的困难,建立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长期关注机制,确保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关爱和帮助。
2.学业困难学生
学业困难学生可能在专业认知、学习方式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学业成绩不理想。家访时,要准备好学生历史成绩及学业分析情况说明,家访过程中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共同分析学业困难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家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联合任课老师、班主任、学业导师等资源,建立起与学业困难学生的定期辅导机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具体解决学业问题的措施,提供持续的学习支持和心理鼓励。
3.心理问题学生
心理问题学生是家访工作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类群体,特别是在学校已经建档重点关注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面临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父母关系问题等,导致心理压力过大,特别是还有网络成瘾的学生,由于这些原因,部分学生面临着心理危机。在家访时,要以关心和理解的态度与学生及家长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探寻问题根源所在。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各项帮扶措施,还要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走出心理困境,通过家访联合家长共同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学生开展心理疏导。通过家访,学校与家庭建立起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机制,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得到及时地关注,保障学生能够开展正常的学习生活。
4.就业困难学生
由于近年来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加上不景气的就业市场环境,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能不足、就业态度不端正等原因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访时,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实际情况,与家长联合从思想方面入手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提高就业意愿和积极性,为学生量身定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方案。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假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渠道,通过实践来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技能。
5.违规违纪学生
部分严重违规违纪学生可能在学校违反了相应的校规校纪,需要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引导。在家访时,要事先提前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主动和家长进行相关情况的说明,为顺利家访做好前期准备。在家访过程中要与家长一起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共同探讨帮助学生对于错误行为的认识并主动改正。同时,还要向学生进一步传达校纪校规等要求和教育理念,介绍清楚学校对于违纪违规的处理措施及改正方法,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途径改正行为。通过家访,学校与家庭建立起违规违纪学生的行为矫正机制,树立正确的纪律观,规则观、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6.少数民族学生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在进入大学后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充分了解并向学校进行报备的情况下酌情开展家访。在家访时,要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与他们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在允许的范围和不触犯禁忌的前提下了解学生的家庭等情况。同时,家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文化适应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7.身体问题学生
个别身体问题学生可能由于疾病、残疾等原因导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较大困难。在家访时,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同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习、生活等需求,了解学生后续的康复措施等计划,向家长介绍学校帮扶学生提供的措施。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与家庭建立起身体问题学生的健康关注机制,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得到及时地关注和保障。
8.遭遇突发变故学生
突遇变故学生可能由于重大自然灾害、家庭变故、个人不幸遭遇等原因在经济上、身体上、心理上遭受重大打击。在家访时,要提前了解情况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关爱和共情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实际感受和需求。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经济、政策及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困难。
9.典型“躺平”学生
“躺平”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兴趣及职业规划或对未来迷茫等原因在学习和生活中失去方向。这部分学生未能做到个人与瞬息万变的社会的适应,导致无力感。在家访时,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业成绩及科创、实习实践的情况。在家访过程中通过与家长及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建立起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通过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人生理想、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帮助,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潜能。
为确保以上重点学生群体的家访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和内容,要合理安排家访的时间和人员,加强对家访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家访能力和水平,通过建立家访工作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家访工作提供依据。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三全育人”重要的实践路径,家访是家校共育、助力成长的良好措施。家访工作也不应该仅限于重点学生,也不仅限于假期,家访工作应该是一个持续性、普遍性、日常性的工作。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日常的政治思想动态,完成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行为教导、成长引导等工作,助力学生成长,家校联合为学生搭起成长成才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