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眼科年会:刘祖国教授团队揭秘干眼免疫炎症启动机制
深圳市眼科年会:刘祖国教授团队揭秘干眼免疫炎症启动机制
2024年9月21日,以“光明世界,看见未来 Eye&Future”为主题的深圳市眼科年会在深圳盛大召开。此次年会汇聚了全国众多眼科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眼科医学的最新进展。其中,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团队关于干眼免疫炎症启动机制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
干眼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炎症是其核心病理机制。然而,干眼炎症发生的启动机制一直不清楚,这严重制约了干眼的精准治疗。刘祖国教授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干眼环境(如高渗、干燥等)首先导致角膜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损害,诱导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从而引起线粒体DNA(mtDNA)泄漏到胞质中。泄漏的mtDNA进一步激活cGAS-STING通路,启动干眼的炎症反应。
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干眼炎症的最早启动时间点和关键信号通路,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在此之前,虽然临床上已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但由于缺乏对炎症启动机制的深入了解,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中国眼科学十大进展”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重要评选活动,经过推荐、初选、终选、审议4个环节,邀请2100多位基础研究领域专家投票评选。刘祖国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入选,充分说明其在眼科学领域的重大意义和广泛认可。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一发现将为干眼的抗炎治疗带来新的突破。目前,干眼的治疗主要采用人工泪液补充和局部抗炎药物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是最常用的抗炎药物。然而,这些治疗方案往往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刘祖国教授团队的研究为开发更精准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实现对干眼的早期干预和精准治疗。
刘祖国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眼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院院士,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TFOS)董事会董事,亚洲干眼学会前主席。他长期从事眼表与角膜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眼表疾病及干眼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导者,作为核心专家起草了多部国际干眼指南,牵头制定我国10多部干眼共识和唯一指南,曾三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九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提升了深圳市眼科年会的影响力,更为眼科医学界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解决了干眼炎症启动机制的关键问题,更为发展干眼抗炎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眼患者将获得更有效、更精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