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米气象条件分析与趋势预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7: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米气象条件分析与趋势预测

本文详细分析了2022年春季至2024年7月期间的玉米气象条件,并对未来的天气气候趋势进行了预测。文章内容详实,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气象数据和分析,包括温度、降水、干旱、强对流天气等,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一、近期天气气候特点

1.2022年春季气候特征

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2022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12.1℃,较常年同期(10.9℃)偏高1.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但季内气温起伏波动明显,其中3月上旬、中旬和4月上旬气温异常偏高,偏高幅度超过2℃,5月中旬气温偏低。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其中东北东部、华东中北部、华中东部、西北大部及新疆和西藏大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气温偏高1~2℃,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偏高2℃以上。江苏、安徽、青海、新疆、西藏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山东、宁夏为次高,上海、甘肃、陕西为第三高。

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空间分布差异大。春季,全国平均降水量154毫米,较常年同期(143.3毫米)偏多7.5%。全国共有195站的日降水量突破当月历史极大值,其中24站的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大值,新疆阿合奇(62.9毫米,5月30日)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东北北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大部、华南西部及青海西部、西藏中东部、新疆西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2倍;华北东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西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2~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四川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2.春季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季节进程开始早。华南前汛期于3月24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6天。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3候爆发,较常年(5月第4候)偏早。伴随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南方出现明显强降水过程。西南雨季于5月14日开始,较常年(5月27日)偏早13天。5月29日,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同时入梅,分别偏早11天和16天。

区域暴雨过程多。春季,我国共发生12次区域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1.8次。其中3月4次,4月3次,5月5次。5月9-14日和5月27-30日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5月9-14日,长江以南大部及四川东部、陕西西南部、山西中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一般有25~1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100毫米。广东有26个国家站累计降水量超过200毫米,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日数在4~6天。

5月27-30日暴雨过程主要影响华东中部、华中南部、华南大部及贵州南部、云南东部、重庆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一般有25~100毫米,局地超过100毫米。

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起伏显著。春季,共有1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5次达寒潮等级。冷空气过程及寒潮过程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4-5月,气温起伏频繁,经历4次冷暖的明显波动。其中,4月22日至5月8日,连续3次冷空气活动均达到寒潮标准(4月22-23日、4月27-30日和5月6-8日),在两周时间内经历3次寒潮过程实属罕见。

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3月初,华东中北部、华中北部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3月17日后旱区出现降水,气象干旱显著缓解。5月初,东北地区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受5月25日开始的降水过程影响,东北地区气象干旱显著缓解。4月以来,由于温高雨少,华东中北部、华中北部等地气象干旱再次露头并发展。截止5月31日,华东中北部、华中北部及河北北部、甘肃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山东东南部、河南中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出现特旱。

多省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局地灾害影响重。春季,全国共有21省(区、市)受到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其中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江西、福建、湖南、陕西等省部分地区遭受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灾害损失较重。4月11日四川安岳和4月25日浙江杭州分别观测到37米/秒和34米/秒的雷暴大风;4月30日,江苏沿江及以北地区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南通局地风力达13~15级,对当地造成较大影响;5月11-12日陕西延安吴起、志丹等县部分乡镇遭受暴雨及冰雹袭击;5月14日黑龙江五常市出现龙卷风。

3.进入6月之后(6.1-7.4)北方高温少雨南方多雨寡照

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4℃。东北地区中南部,西南地区西部,华南地区大部偏低1℃左右。

全国大部日照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南方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偏少3~8成,华北、黄淮大部偏多2~5成。

新疆大部,甘肃西部明显偏少全国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少

东北中南部及环渤海的京津冀鲁大部偏多3成至3倍

西南地区西部偏多3成至2倍江南东部、华南大部偏多3成至2倍

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影响河南等地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华东和华中的北部、华北南部和西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大部等地极端最高气温超过35℃,覆盖国土面积达255.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4亿人;华东西北部以及河南大部、湖北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达38~40℃。6月16日,河南省有1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1℃。河北南部、山东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苏皖北部等地旱情将持续或发展,不利于夏玉米适时播种、出苗。

二、当前玉米生育与气象条件分析

1.当前玉米生育状况

夏玉米:西南地区夏玉米大部处于拔节期、局部进入开花吐丝期,华北、黄淮、西北地区夏玉米处于出苗至七叶期。

春玉米:北方(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大部七叶至拔节期;西南地区处于拔节,局部进入开花吐丝期,广西进入乳熟成熟期。大部发育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早。

东北地区大部春玉米长势同比持平略偏好,部分地区偏差。

2.近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6月全国农业气象特点

水热条件较为适宜;阶段性低温寡照和局地洪涝对作物稳健生长有不利影响

夏收期间多晴好天气,小麦收获晾晒进展顺利;夏种区温高雨少,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不利适时夏种

阴雨寡照、局地强降水频繁,对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

夏玉米产区:温高雨少,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偏差,不利夏玉米适时播种

25日高温最强,21个国家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玉米受旱叶片卷曲-河南

22-28日降水6月22日6月29日

22-23日、25-27日,河北和河南大部、山东、江苏、安徽、陕西中南部等地降雨10~50毫米、山东中南部100~250毫米,利于农田增墒和夏播作物播种出苗。

缺墒范围较降水前明显缩小、程度减轻,利于夏播作物出苗和幼苗生长。

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等地墒情仍偏差。

东北春玉米产区:大部光温基本正常,墒情适宜,利于春玉米播种和苗期生长

降水量有50~250毫米,墒情适宜,水热条件总体利于春玉米、大豆、一季稻等作物正常生长。

中南部降水偏多8成至3倍,部分地区土壤过湿、阴雨寡照,不利春播作物稳健生长。

吉林南部、辽宁北部部分地区出现3~4天大到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洪涝,局地农田受淹。

总体长势良好,局地风雹雨涝等灾害对农区整体影响有限

辽宁铁岭昌图,农田内涝

黑龙江克山玉米七叶

辽宁本溪溪湖区,玉米倒伏

克山玉米受涝

黑龙江安达玉米七叶

南方玉米产区:大部热量条件较好,部分地区强降水、阴雨寡照不利玉米生产

江淮、江汉和四川盆地大部气温偏高,水热条件较好,墒情适宜。

江南、华南及贵州西部、云南多阴雨寡照天气,日照偏少3~8成,农作物和经济林果等受灾,喜湿病虫害发展。

华南“龙舟水”偏强,降水量排历史第二

今年“龙舟水”具有累计雨量大、空间分布不均、强降水过程频繁、暴雨日数多等特点,多站点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极端性强。

部分农田受涝,玉米受害

广西贵港玉米

广西金秀玉米

四川仁寿玉米

3.7月5日全国土壤墒情监测

10-30厘米土壤湿度监测结果:玉米产区大部墒情适宜或过湿,陕甘宁与四川北部表墒不足

50厘米土壤湿度监测结果:玉米产区大部墒情适宜或过湿,陕甘宁墒不足,但范围小于浅层和表层。深层土壤湿度大于浅层土壤湿度,浅层土壤湿度大于表层。

三、拉尼娜的监测预测

1.近期海洋监测特征

2022年5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SST)较常年同期偏低,负距平中心值低于-2.5℃,Niño3.4区海温指数为-1.24℃,较上月(2022年4月)下降0.11℃;2022年3月至5月的3个月滑动平均指数为-1.2℃,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拉尼娜状态持续。

2.拉尼娜事件预判

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持续,1-4候Niño3.4海温指数分别为-0.81℃、-0.69℃、-0.74℃和-0.55℃。

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环流现状以及国内外气候动力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结果,预计今年盛夏(7-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将短暂衰减,但仍维持拉尼娜或中性偏冷状态,秋冬季冷水再次发展加强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事件相似年:

两年或三年连续拉尼娜:1983/85、1998/2001、2007/09、2010/12、2016/18

特征年份:1985、2000,2001、2009、2012、2018

四、未来天气气候趋势预报

1.中长期天气预报

(1)未来十天华北东北黄淮仍多降雨长江中下游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

未来10天(7月5-14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北、黄淮、华南及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40~80毫米,部分地区有90~150毫米、局部200毫米以上;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或接近常年,我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2)未来11-20天天气展望与关注

未来11-14天(7月15-18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四川盆地西部、华南沿海多降雨,长江中下游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

关注华北东北黄淮等地仍多降雨天气:未来10天,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北、黄淮、华南及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多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降雨量有90~150毫米、局部200毫米以上。

关注高温:预计未来10天,新疆中南部盆地地区、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等地将有4~6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40℃。8日起,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

2.7月份全国气候趋势预测

降水:东北、内蒙古中部、华北大部、华东北部局部和南部、华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南部、西藏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内蒙古中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山东北部、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东部、贵州南部、西藏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其中黑龙江大部、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大部、福建南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东南部、西藏西部偏多2~5成。

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河南西部、湖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新疆偏少2~5成。

气温:除华南、西南地区东南部、华东南部局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东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内蒙古西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北部、四川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和西北部、青海西北部、新疆等地偏高1~2℃。

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可能有2~4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接近常年同期(3.8个)到偏少;其中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国,登陆个数接近常年同期(1.8个)。

3.盛夏(7-8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

盛夏旱涝灾害较重,全国呈南、北两条多雨带

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东部和南部、华北、华东北部和南部、华中北部、华南、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南部和东北部,西藏南部降水偏多

吉林东部和南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中部和南部、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湖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南部、重庆北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