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的巨大危害,不止是无药可用……
抗生素滥用的巨大危害,不止是无药可用……
抗生素滥用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从常见的感冒发烧,到严重的细菌感染,抗生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你知道吗?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抗生素的种类、滥用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什么是抗生素?
广义上的抗生素(即抗微生物药物,2020年5月,WHO将“抗生素”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也即抗感染药物,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主要包括四大类别:抗细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
抗菌药物:
名字带“-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等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抗病毒药物:
名字带“-韦”的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等。
抗真菌药物:
名字带“-康唑”、“-芬净”的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等。
抗寄生虫药:
如阿苯达唑(驱虫药)、氯喹(抗疟药)等。
滥用抗生素有哪些危害?
细菌耐药——无药可用
抗生素在杀灭或抑制过程中,细菌也一直在“反抗”,不断改变自己的性质和状态,导致细菌耐药。
“炸”毁肠道——数年恢复
服用抗生素的同时,肠道菌群也无一幸免,无论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抗生素药物每使用一次,就相当于在肠道里投了一颗“炸弹”,造成的破坏,甚至需要数年才能恢复。
摧毁免疫——更易生病
鱼类有超过 80% 的免疫功能建构在肠道中的益生菌平衡上。抗生素的滥用严重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摧毁大量的益生菌,影响鱼类的免疫系统。
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
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不合理使用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以我们人体来举例,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成人使用可能会有肾脏的问题。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
抗生素为什么会有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AMR)指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发生变化,对原本有效的抗生素药物产生抵抗力,使得这些药物不再能有效控制或杀死它们。简单来说,就好像病菌们“练就”了一身“本领”,让我们常用的对抗它们的“武器”变得不再那么管用了。
我们应该如何做?
不随意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必须经过医生的专业诊断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服用。
不主动要求开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在确定为细菌感染时才有效,例如90%的感冒不是细菌感染,而是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并无作用,因此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抗生素。
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擅自加量、减量、换药或停药。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有助于预防感染。
加强锻炼,增强体魄与免疫力,从源头减少抗微生物药物使用。
人流密集的场合,应戴上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不随意给动物、家禽等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过期药物属于有害垃圾,应丢于有害垃圾桶。
精准诊断,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是避免抗生素滥用的一项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