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现存四大古塔:从辽代天宁寺塔到明代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5: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现存四大古塔:从辽代天宁寺塔到明代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古塔就是最好的见证。从南锣鼓巷到后海,再到东交民巷和故宫西北角楼,每一座古塔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揭开这些古塔背后的千年秘密,感受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01

北京古塔:历史的见证者

北京的古塔最早可以追溯到辽代,历经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这些古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它们见证了北京从辽代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02

代表性古塔探秘

北海白塔:燕京八景之一

北海白塔,原名永安寺塔,矗立于北海公园琼华岛的山顶,是北京古城的制高点,与远处的景山万春亭遥相呼应。古塔初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后毁;康熙十九年(1680年)重建,为藏传覆钵式塔,通高36米。底部为须弥座及金刚圈,塔身南面正中辟时轮金刚门(眼光门),门周围饰以西番莲花,内有金光闪闪“十相自在图”。塔体内部中空,置佛龛,以银盒奉舍利子。顶部为十三级相轮,承托华盖及铜质鎏金仰月、宝珠。

北海白塔与周围湖光山色、亭台楼阁相互呼应,美轮美奂,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的主要组成部分,亦为游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

妙应寺白塔:中国最高大的藏式佛塔之一

妙应寺塔,系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为迎释迦佛舍利,命尼泊尔工匠阿尼哥在辽代古塔遗址上修建一座藏传覆钵式塔,即妙应寺塔。塔身通体刷白垩,通高超过50米,为我国现存最高大的藏式佛塔之一。

底部为高大的方形基台,台前有一通道并设阶梯。之上为双层“亚(亞)”字形须弥座,再上砌一层覆莲座,连接五级金刚圈,承托覆钵塔身。塔身硕大,各面均平素无饰,仅环绕7 条铁箍。塔身之上为须弥座、十三层相轮,顶端为装饰了流苏和风铃铜质华盖。塔刹为一座高约5 米、重4吨的鎏金铜塔,以8条铁链固定在铜盘之上。

妙应寺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因大白塔而俗称白塔寺。数百年来,雄伟、醒目的妙应寺塔一直是老北京城的主要标志。

天宁寺塔:北京最高古塔

天宁寺塔建于辽天庆九年(1119年),系辽天祚帝敕建,为平面八角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达57米,为北京地区最高古塔。

底部为高大的三重须弥座,束腰内雕刻半身狮子。塔身四正面雕出拱券假门,门侧各置一天王;四隅面刻直棂假窗,窗边各立一菩萨。四面门楣内,分别雕刻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准胝观音的形象;四面窗额上则雕刻文殊、普贤等十二圆觉的形象。其中门窗等构件基本保留了辽代风格,而狮子和人物浮雕则多呈现晚期特色。塔檐全部为仿木式,檐下砖雕双杪斗栱,檐面覆以绿色琉璃瓦,檐角置角神。塔刹为双层仰莲座上承托砖砌宝珠,亦为后世所改建。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中国最早大型金刚宝座塔之一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印度高僧班迪达进贡佛陀伽耶塔的模型;后来明宪宗于成化九年(1473年)敕建真觉寺,并诏令依照伽耶塔的图样模型建造了一座金刚宝座塔。

对比其印度原型,真觉寺塔在造型及装饰上均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全塔自下至上为须弥座基台,五层金刚宝座座身,五座方形密檐式实心塔及一座圆形琉璃罩亭。须弥座束腰内,刻有四大天王、降龙伏虎罗汉、五方佛坐骑以及佛八宝等图案。座身为五层佛龛(四面共384个),内设坐佛,形态各异。宝座的南北两面正中各开券门,门楣上浮雕六拿具形象。从南券门进入塔室,可登上宝座平台。平台上的五座塔象征五方佛,其中主塔为十三级,四隅小塔为十一级。塔身四面中央辟券龛,券面刻“六拿具”,龛内雕坐佛,两侧雕菩萨及菩提树;须弥座、塔檐上均布满各种浮雕,塔身无一处空白,令人目不暇接。

真觉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金刚宝座塔之一,其雕刻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也属诸塔之冠。

03

古塔背后的文化内涵

北京的古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更凝结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们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藏传佛教的覆钵式塔,也有汉族传统的密檐式塔,还有融合了印度风格的金刚宝座塔。这些古塔的建筑技艺精湛,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同时,古塔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对象,更是普通百姓登高望远、祈福许愿的地方。古塔见证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

04

保护与传承

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古塔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在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中,不少古塔被人为拆除或毁坏。据统计,仅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数十座古塔因城市改造而消失。

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古塔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例如,妙应寺白塔、天宁寺塔等都经过了系统的修缮,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同时,一些古塔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北京的古塔,如同一本本无言的史书,静静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它们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这些古塔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这座城市付出过心血的人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见证北京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