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动喷水到非常用电梯:日本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4: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动喷水到非常用电梯:日本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揭秘

近日,东京墨田区突发火灾,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消防安全的关注。日本作为一个高度重视防灾的国家,其高层住宅的火灾应对措施堪称典范。从自动喷水灭火装置、防火防烟区域,到非常用电梯和阳台逃生云梯,日本的消防设施令人惊叹。不仅如此,日本还注重定期的防灾训练和消防设施检测,确保居民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安全逃生。这些先进的消防技术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日本在高层建筑火灾应对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01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

在日本,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堪称世界一流。根据日本消防法规定,超过31米(约11层楼)的建筑,都必须安装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同时,高层建筑物内的窗帘和地毯等易燃物品,必须使用耐燃材料。20层以上建筑的屋顶,要求必须有救灾直升机停机坪。

此外,日本建筑基准法还规定,高层建筑物11楼以上的楼层,必须设置防火、防烟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需要设置隔离用的防火门和自动排烟系统,设置有消防水管连接出水口。大楼管理室必须要有排烟系统、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的操控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高层建筑物还必须安装“非常用电梯”。这部电梯有独自的供电系统,主要是在大楼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救火使用,或撤离住民时使用。2015年3月,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一栋25层高的公寓楼的20楼发生火灾。云梯消防车一般只能抵达11层左右,消防员就是利用非常用电梯直达发生火灾的20楼,通过将地面泵车送来的水与20楼设置的消防水管连接,直接在公寓楼内将火扑灭。这一次火灾只造成3人受伤。

除了上述设施,日本高层公寓楼还有三大简易的逃生通道。第一,利用阳台上的逃生云梯,可以逃到楼下。一般的公寓楼的阳台上,都有这么一个金属盖子,打开这一个盖子,就会自动落下一个云梯,顺着这一个楼梯,就可以逃到下一层阳台。一层一层打开,就可以逃到地面。第二,踢破阳台上的隔离挡板,可以逃到邻居家中。日本高层公寓楼的每一户人家的阳台与阳台之间,都不是用墙体、金属物等阻隔的,而是用一块薄薄的板材分割的。这一块板材属于易碎板材,几岁孩童都可以撞破。当家里发生火灾时,可以从阳台上踢破这一块间隔版,逃到邻居家里。如果邻居家里也弥漫烟雾,可以再踢破一块间隔板,逃到隔壁隔壁的邻居家里。第三,利用外接楼梯逃到楼下。日本不少15层以下的高层建筑物都设置有外接楼梯,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以从外接楼梯逃生。有些养老院的外接楼梯,设计成螺旋形滑梯,一旦发生火情,可以将行动不便的老人直接放入滑梯中滑到一楼。

02

定期的防灾训练

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防灾的国家,公寓楼管理机构每年都会对每一户家庭的消防喷水系统,邀请专业公司使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同时也会组织住民进行定期的防灾训练。

东松岛市是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一个人口不足4万的小城,以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岛”而闻名。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中,东松岛市受到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如今,劫后重生的东松岛市正致力于打造一个防灾和灾后恢复能力强的高韧性城市。

东松岛市将每月11日定为“市民防灾日”,请市民确认避难所和应急物资等家庭层面的防灾措施,还定期进行各种综合防灾演练。东松岛市的做法,正是日本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缩影。

03

严格的消防管理制度

日本的消防管理制度同样值得称道。根据消防法规定,所有建筑物的管理者都必须制定防火管理计划,并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此外,日本还实行防火管理者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建筑物必须设置防火管理者,负责日常的防火管理工作。

防火管理者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防火管理的相关知识。他们的职责包括:制定“防火管理消防计划”、实施消火、通报及避难训练、检查及维护消防设备、监督火气使用及处理、维护必要的避难及防火结构设备、管理容纳人员等。

04

消防科技的最新发展

日本在消防科技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日本总务省消防厅最近计划将flupentiofenox(CAS:1472050-04-6)及含有其的制剂指定为《日本消防法》下的“消防活动阻碍物质”。这种物质在加热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蒸汽,因此需要特别管控。

此外,日本还在积极研发新型的消防装备和技术。例如,东京消防厅就配备了多种先进的消防车辆和设备,包括云梯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化学消防车、救援消防车、救护车等。这些装备在火灾现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消防系统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离不开其先进的消防设施、定期的防灾训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