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拉尼 Nina来袭,秘鲁渔场或迎大丰收
2024年末拉尼 Nina来袭,秘鲁渔场或迎大丰收
2024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预测:未来三个月内,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超过50%。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关注,尤其是对于秘鲁渔场而言,拉尼娜的到来可能意味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丰收季。
拉尼娜现象:海洋与大气的“冷”互动
拉尼娜现象,这个源自西班牙语的词汇意为“小女孩”,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低的现象。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通常在强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密切相关:当信风增强时,表层暖水被吹向西太平洋,导致东部深层冷水上翻,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秘鲁渔场:拉尼娜影响下的“聚宝盆”
秘鲁渔场位于东南太平洋,是全球四大渔场之一。这里之所以能成为渔业资源的“聚宝盆”,主要得益于秘鲁寒流带来的上升补偿流。在正常情况下,东南信风从南美洲大陆吹向太平洋,使得沿岸表层海水离岸,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补偿流。这种上升补偿流将海底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进而吸引大量鱼类聚集。
拉尼娜来袭:秘鲁渔场的生态盛宴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秘鲁渔场的生态链会发生显著变化。信风增强,将更多温暖的表层海水吹离南美西海岸,下层的冷海水上涌补充,导致表层水温更低。这种变化进一步增强了上升补偿流的作用,将更多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在充足的营养供应下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随之而来的是冷水性鱼类的大规模聚集,以及以鱼类为食的鸟类数量增长。
全球渔业市场的“蝴蝶效应”
秘鲁渔场的产量变化对全球渔业市场具有重要影响。2023年,秘鲁渔业出口额达到44亿美元,出口量为240万吨,产品销往86个国家。作为全球重要的渔场之一,秘鲁渔场的产量变化直接影响全球渔业资源的供应。拉尼娜现象带来的产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全球渔业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同时,这也可能对其他渔场的捕捞活动产生连锁反应,促使渔民调整捕捞策略。
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拉尼娜带来的机遇,秘鲁渔民和相关产业需要谨慎应对。过度捕捞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短期繁荣后迅速衰退。因此,科学的捕捞策略、合理的配额制度以及可持续的渔业管理至关重要。此外,拉尼娜现象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这需要渔民和相关产业做好充分准备。
拉尼娜现象对秘鲁渔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它不仅改变了当地的海洋生态系统,还可能对全球渔业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科学预测和合理应对,人类可以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保护好这份宝贵的海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