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获多项校园足球国家级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全国首创
山东获多项校园足球国家级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全国首创
2024年,山东校园足球迎来突破性发展,不仅在特色学校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多项创新性改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山东正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眼下正是寒冬,晚上7点,夜幕下的济南甸柳一中,操场上依然十分热闹,一群绿茵少年们正在刻苦训练球技。每天下午放学后,这群孩子们都会坚持训练2个多小时,风雨无阻。
“我感觉足球带给我的是在场上不放弃的精神,是在生活、学习当中都是同样一个道理,也让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甸柳一中学生叶吉赫说。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甸柳一中于1987年就成立足球队,日复一日开展足球训练。学校有一项传统赛事备受学生欢迎,这项赛事也被孩子们称为“足球狂欢节”。
“学校‘卓越杯’班级足球联赛至今已连续举办31届,比赛期间,同时进行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啦啦操、足球征文、足球解说、足球绘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甸柳一中德育主任田刚介绍。
像甸柳一中这样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山东共有2497所,数量居全国前列,“校校有队、周周有赛、人人参与”逐步形成新常态。
2024年,山东校园足球喜获一系列国家级改革试点:全国唯一的体校与体育院校“3+4”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全国教育系统唯一的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试点落地山东,济南市成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验区,济南市和青岛市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改革试点城市。可以说,山东成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眼前正在上课的,是由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与山东体育学院合作招收的首批“3+4”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试点班学生。他们将在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进行三年的学习训练,经过转段测试后,合格者将进入山东体育学院本科阶段继续深造。这一试点,进一步拓宽了优秀足球人才的成长通道。
“最大的特点就是体校的高中阶段+体育院校的本科阶段,实现了7年的贯通式培养。经过7年的连续性、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学习训练,培养出‘学训双优’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鹿公臣表示。
2024年,山东省三所高校新开设足球运动专业,完成首批100人招生。此外,山东还发挥国家足球学院平台优势,本科及以上足球专业、足球专项在校生规模突破800人,培养规模在全国41个足球学院中位列首位。山东正成为全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丰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