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饮水当心伤食道!
高温饮水当心伤食道!
“多喝热水”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关怀语,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背后却暗藏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在2016年就将“超过65°C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近日,发表于《英国癌症杂志》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高温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机制,提出热激活温度为54℃,低于此前认定的高温饮食风险温度。这意味着,我们日常饮用的许多“热水”可能都处于危险温度区间。
高温如何伤害我们的食道?
人体口腔和食道的正常温度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为10℃~50℃。当摄入的饮品或食物温度超过65℃时,娇嫩的食管黏膜就会受到轻度灼伤。虽然黏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反复的“损伤-修复”过程会引发慢性炎症,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增多,最终可能演变为食管癌。
如何正确饮用热水?
既然高温饮水存在风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安全地饮用热水呢?
控制水温:理想的饮用温度应在25-40℃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既不会刺激食道,又能满足身体对温热饮品的需求。如果难以准确判断水温,可以使用食品级温度计辅助测量。
适量饮用: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1700毫升。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每次饮用100-200毫升,间隔1-2小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正确饮用方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已经是身体缺水的信号。应该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特别是在清晨、运动后、洗澡后等时间段及时补充水分。
其他需要注意的饮食习惯
除了高温饮水,以下几种饮食习惯也会对食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腌制食品:腌制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会在胃内转化为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因此,应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
油炸、熏烤类食物:这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如苯并芘等强致癌物。应尽量避免频繁食用烧烤、炸食等。
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外卖、快餐,以及食用隔夜饭菜,都会增加食道癌的风险。建议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食物。
吸烟与饮酒:这两者都是食道癌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显示,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如果还经常饮用超过65℃的热茶,患食管癌的风险会增加5倍。
早期预警信号
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但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
- 吞咽食物时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噎感
- 吞咽时有烧灼感、牵拉感或疼痛感
- 食管内有异物感
- 呕吐,甚至呕血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
“多喝热水”这个简单的建议,背后竟然藏着如此多的学问。正确的饮水方式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还能有效预防食道疾病。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饮水温度,培养健康的饮水习惯,为自己的食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