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自学者必知的“5大狠招”,看完它们,保你少走10年弯路!
书法自学者必知的“5大狠招”,看完它们,保你少走10年弯路!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方法一直备受关注。从古至今,书法的学习往往依赖于家族或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然而,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书法爱好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学习资源。本文总结了书法自学者必知的“5大狠招”,帮助书法爱好者少走弯路,快速掌握书法技巧。
张彦远《法书要录》曾记载:“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瑷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这一段记述,主要罗列笔法的流传过程,早在晋唐时期,笔法堪为“不传秘宝”,只在家族或者师徒之间,进行口传手授,外人无法参悟,以此保障传正性。
第一点:阅读书论
大多数的人学习书法,直接上手临帖,这种顺序是错误的,实践成功的前提,必然是理论扎实,在学习法帖之前,首先阅读古代书论,比如《书谱》、《笔论》、《画禅室随笔》,了解各朝的书法特色和名家风格,脑海产生体系和脉络图,这样之后临习时,才能有的放矢,依据自身喜好或者水平,选择合适的名帖。
第二点:临仿古代名家
受到“网络大师”的蛊惑,现代“印刷体”、“鬼画符”等,占据书坛的半壁江山,个别初学者不明就里,被他们忽悠,认为“丑怪乱书”才是正统,临摹现代字帖,彻底与传统艺术相背,学习传统艺术,自然当以古人为尊,应当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等名家字帖,从而继承古韵。
第三点:学会控笔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控笔平稳、着力深沉,字迹不会飞浮,墨色和劲力凝厚,大家品析时,可以体会层次变化,没有索然无味之感,同时之后练习狂草或行书,行笔也有收放自如,一方面呈现韵律感,另一方面解决油滑、狂怪之病,展现真正的艺术气息。
第四点:修行字内功
神韵是书法的灵魂,若是只有笔法,而无意境,那就是一堆枯燥的线条,背离艺术理念,观察古代名帖,之所以传承千年不朽,就在于意韵非凡,比如《兰亭序》、《祭侄文稿》,皆顺应情感而作,点画飞动自如、洒脱顺意,每一笔情感充沛,超脱外形束缚,观赏者不免与之共情。
第五点:具备自我思想,不拘束于外物
虽然勤学好问,才能获得进步,但是初学书法,最忌讳乱问,首先询问者的水平无法确定,其次每个人的水平和风格不同,要学会结合自身,进行自我分析,之后创新才能有所方向,同时也要不拘束于外物,例如笔墨纸砚,过多追求名品,反而会被束缚,启功先生用着7分钱的笔,一样成为“当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