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就醒?专家教你应对临睡肌抽跃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0: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抖就醒?专家教你应对临睡肌抽跃症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即将进入梦乡之际,身体突然"抖"了一下,甚至因此惊醒?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01
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
不久前,一位初中生小陈的妈妈赵女士发现,孩子在午休时频繁出现身体抽动的情况。起初,她以为是孩子睡姿不当导致的,但随后几天,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了小陈的睡眠质量。于是,赵女士带着小陈来到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
该中心严金柱主任医师经过详细询问病史,最终诊断小陈患上了临睡肌抽跃症。经过一段时间的睡姿调整和心理行为治疗,小陈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02
什么是临睡肌抽跃症?
临睡肌抽跃症,也称为睡眠惊跳或入睡抽动,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其主要表现为:
- 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
- 伴随有踏空、自由坠落感
- 可能伴有模糊不清的梦境
- 感觉像触电一样的反应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睡眠周期中的快速动眼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梦时间。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偶尔出现不必过于担忧。
03
临睡肌抽跃症的成因
临睡肌抽跃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精神因素
- 过度疲劳: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导致大脑神经持续兴奋
- 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
- 睡眠不足: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增加抽动概率
营养因素
- 缺钙:血钙含量低会导致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高,引发痉挛抽搐。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病理因素
- 不宁腿综合征:表现为双腿不由自主抽动,伴有酸胀、麻木感
- 脑部疾病:如肿瘤、脑中风后遗症、脑外伤等,如果伴随头痛、头晕等症状需要警惕
04
如何预防临睡肌抽跃症?
虽然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频繁发生,还是会给睡眠质量带来影响。以下是一些预防和缓解的方法:
规律作息
- 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
- 避免熬夜:如果无法保证整晚睡眠,可以通过午休补充
- 固定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注意饮食
- 限制咖啡因摄入:每天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克,避免过量饮用咖啡、茶等
- 补充钙质:多吃奶制品、大豆、坚果等富含钙的食物
- 健康饮食:减少盐分摄入,戒烟限酒
放松身心
- 适度伸展:临睡前做轻柔的伸展运动或瑜伽
- 调整睡姿:避免趴睡或蜷缩睡,建议右侧卧位
- 压力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05
结语
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偶尔出现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但如果频繁发生,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大多数人都能有效缓解这一现象,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热门推荐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究竟为何?最后得以确诊!值得收藏!
嗜酸性粒细胞低是病了吗?饥饿也会导致这种情况
眼睛常见的疾病有哪些?了解眼部健康的重要性与预防措施
如何提高视力?科学方法全解析
2025年春节快递停运时间表出炉,你的年货寄出了吗?
雷锋家乡学雷锋 湖南各地“学雷锋文明实践”在行动
如何及时发现宠物健康问题:了解与对应宠物的不适信号
宠物中医药在2026年将达136.02亿元,行业新宠即将来袭
养狗小知识:狗狗每天需要多少饮水量?
狗狗饮水全攻略:从量到质,从季节到品种的全方位指南
石墨烯电池:优缺点一览无余
银行票据业务种类解析
记忆海绵床垫:科学原理与选购指南
大型语言模型训练的关键步骤揭秘!
揭秘深度学习大模型背后的数学魔法
第56届超级碗:巨星云集的中场秀大揭秘!
流感进入高发期 市民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山西必打卡:绵山+张壁古堡一日游攻略
儒勒·凡尔纳笔下的尼摩船长:鹦鹉螺号的秘密
陈丹琦团队图表解读新基准:新王Claude3.5刚及格,但已是模型最强推理表现
40年的工龄,60周岁退休,养老金的待遇大致能有多少钱?
1964年出生,2024年退休,工龄40年,养老金会比同龄人高吗?
水桐木纤维洁面巾:你真的会用吗?
少林寺走出女战神:严月霞如何用中国功夫打破国际安保界天花板?
岑参古诗词与中唐诗变
岑参的诗《暮秋山行》写尽秋季山行的美景 透出倦于仕途的心境
电饭煲内胆选购指南:不锈钢 vs 不粘锅
打造梦幻用餐空间:团餐企业的制胜之道
品味孤独:赵师秀《约客》的等待体验
岑参的诗《暮秋山行》写尽秋季山行的美景 透出倦于仕途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