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渡争渡”到“人比黄花瘦”:李清照8首经典词作
从“争渡争渡”到“人比黄花瘦”:李清照8首经典词作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诗词以清丽淡雅、婉约柔美著称,千百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精选李清照的8首经典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这位才女的文学才华和人生经历。
〔1〕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绘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溪亭游玩的情景。她沉醉于美景之中,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群鸥鹭。词中流露出少女的天真烂漫和活泼可爱。
〔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通过描写一场风雨后海棠花的变化,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后人称赞此词“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展现了李清照的刚毅品性和爱国情怀。在靖康之变后,她以项羽的故事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气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4〕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此词描绘了一幅清新广阔的秋日风景,一反文人伤春悲秋的传统。彭孙通评价此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5〕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词中通过荷花凋谢、月满西楼等意象,展现了相思之苦,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6〕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写于重阳节,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词中通过薄雾、浓云、菊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展现了词人的孤独与相思。
〔7〕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于南渡后,表达了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状态。词中通过寻觅、冷清、憔悴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
〔8〕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写于1135年,表达了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后的痛苦心情。词中通过花尽、倦梳头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