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雨工作室”:用科技与温情找回715个失散家庭
“胡祥雨工作室”:用科技与温情找回715个失散家庭
2024年9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胡祥雨工作室”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已帮助715个失散家庭重获团圆,其中不乏失散长达68年的案例。这个以民警胡祥雨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全国知名的反拐寻亲品牌,更被誉为“打拐英雄”。
从警犬专家到“打拐英雄”
胡祥雨的警察生涯始于1999年,从中国刑警学院警犬技术专业毕业后,他来到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队工作。在与警犬长达20年的朝夕相处中,他从一名普通训导员逐步成长为全国警犬技术专家。
2019年,胡祥雨转岗担任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面对岗位转换带来的重重挑战,他主动自学、加强训练,积极投身大案要案侦破,运用人像比对技术连续侦破3起沉积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
在一次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中,胡祥雨被一个个失踪被拐儿童与亲生父母骨肉团圆的场景深深触动。他主动请缨,负责起打拐寻亲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我要帮孩子失踪的离散家庭实现团圆。”这是胡祥雨从事反拐工作后的最大心愿。
科技赋能寻亲路
打拐寻亲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被拐人与亲人离散年代久远,大多数寻人线索都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人名,甚至是乳名绰号。加之社会变迁,想要在茫茫人海中查找、分析、比对,进而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十分艰巨枯燥。
面对这些挑战,胡祥雨和同事们积极整合DNA研判、互联网、公安大数据、人像比对等各类科技资源,实现了打拐工作信息化。2021年7月,“胡祥雨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机构挂牌,更标志着绵阳公安打拐寻亲工作迈入了快车道。
温情守护团圆梦
在打拐工作中,胡祥雨不仅注重技术手段的运用,更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他深知失踪被拐儿童与原生家庭间情感纠葛复杂,总是以“有温度的工作”耐心沟通、劝慰疏导,化解矛盾。
社会影响与未来展望
随着一个个离散家庭团聚,胡祥雨的“名气”越来越大,收到的求助信息越来越多。2021年7月,绵阳市公安局设立“胡祥雨工作室”,制定规范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寻亲流程,让打拐寻亲工作跑出“加速度”。
2023年,“胡祥雨工作室”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团圆工作室”,绵阳市妇联在此设立“祥雨圆家”妇女儿童维权站。如今,胡祥雨的手机里有5500余个寻亲微信好友、200余个寻亲群组,先后招募和聘任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寻亲工作。
胡祥雨曾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最美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面对这些荣誉,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要帮的人还有很多,我会将打拐寻亲一如既往做下去。”
在胡祥雨的带领下,“胡祥雨工作室”已经成为中国公安系统反拐寻亲工作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充满爱心的事业中,共同守护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