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警8年助5000家庭重聚,科技赋能寻亲工作
杭州民警8年助5000家庭重聚,科技赋能寻亲工作
2024年8月1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永辉工作室里,一场特别的寻亲见面会正在举行。54年前,赵女士因家庭变故与亲人失散,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寻亲之路。今天,在“寻人总司令”隋永辉的帮助下,她终于与亲人重逢,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和抽泣声。
隋永辉,这位53岁的民警,是西湖区公安分局永辉工作室的负责人。他皮肤黝黑,嗓门很大,脸上时常带着深深的法令纹。自2014年接触寻亲工作以来,他已帮助5000多个家庭重聚。2021年,永辉工作室成立,隋永辉开始全职投入寻亲工作。
走进永辉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挂着的两面锦旗,更多的锦旗则被整齐地叠放在书柜上,足足有八大捆,几乎快要挨到天花板。办公抽屉里塞满了求助信和感谢信,隋永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多到无法全部展示,很多都被塞到了角落里。
寻亲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隋永辉不仅要处理大量的寻人档案,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有些被寻人有心理创伤,有些家庭存在矛盾,甚至有些找到人后却难以实现真正的团圆。
“找到人不是寻人的最终目的,团圆才是。”这是隋永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深知,寻亲不仅仅是找到一个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帮助失散的亲人重新建立联系,实现心灵的团圆。
在隋永辉的办公室里,有一份2022年的档案特别引人注目。徐州的一对兄弟来找隋永辉,想寻找他们失踪10年的母亲。这位母亲精神有些问题,经常提着装有砖头的蛇皮袋到处游荡。兄弟俩曾骑三轮车全国寻母,后来父亲也因病倒下。隋永辉通过技术比对,在湖北孝感一家救助站找到了疑似人员。然而,当他们赶到时,得知这位母亲5年前就已去世。隋永辉帮助兄弟俩找回了母亲的骨灰,让他们在殡仪馆做了简单的告别仪式,最终将母亲的骨灰与父亲合葬在一起。这个结局虽然带着遗憾,但隋永辉认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团圆”。
随着科技的发展,寻亲工作也迎来了新的突破。格灵深瞳等科技公司与公安部门合作,利用AI技术和跨年龄同亲缘比对算法,大幅提升了寻亲效率。2023年,格灵深瞳协助警方寻回了被拐22年的川川;同年10月,又帮助武汉夫妇与失散25年的儿子陈昊团聚。这些技术不仅能够跨年龄查找,还可以利用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照片进行比对,为寻亲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然而,即便有了科技的助力,寻亲工作依然充满挑战。很多被拐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带走,可能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寻亲家庭想要找到丢失的孩子,难度可想而知。但隋永辉和他的团队从未放弃,他们坚信,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寻亲工作不仅改变了失散家庭的命运,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亲情,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正如隋永辉所说:“找到人不是最终目的,团圆才是。”这不仅是他对寻亲工作的理解,更是他对每一个失散家庭最真挚的祝福。
在隋永辉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特别的照片。那是刘古兄弟带着弟弟刘浩来工作室报喜的照片。刘浩曾因病离家出走8年,隋永辉不仅找到了他,还帮助他重新融入家庭,如今他即将结婚。每当看到这张照片,隋永辉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这正是他所追求的“团圆”。
寻亲工作仍在继续,隋永辉和他的团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知道,每一个失散的家庭都在等待着团圆的那一天。而他们,就是这些家庭重获团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