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片剂有讲究:肠溶、泡腾、缓释各有其妙
口服片剂有讲究:肠溶、泡腾、缓释各有其妙
在医院或者药店,我们最常见和购买的药品就是口服片剂,它们经常出现不同的名字,像×××片、×××肠溶片、×××分散片、×××泡腾片、×××咀嚼片、×××舌下片、×××缓释(控释)片等,这么多不同的剂型有什么区别吗?服用方法上有哪些要求呢?今天,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临床药学组药师将详细介绍这些差别。
常见药物剂型的特点与服用方法
普通片
服用方法:无特殊要求
普通片又叫压制片或素片,像多西环素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是将药物与辅料混合直接压制成的片剂,一般直接水吞服即可,也可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没有特殊要求。
肠溶片
服用方法:整片吞服,不可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
有些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性,或在胃酸中不稳定易失效,还有些药物只有在肠道中才能够更好吸收,因此就在这些药物的外面包上一层只能在碱性肠液中溶解的物质,也就是肠溶衣。所以肠溶片一定要整片吞服。
泡腾片
服用方法:溶在水中服用,口味佳,吸收好
将药物和有机酸、碳酸氢盐结合制成片剂,置入水中后即刻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状如沸腾,故名泡腾片。泡腾片崩解迅速,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可制成多种口味,尤其适合儿童和吞咽困难人群,依从性较好。
※药师提示:泡腾片是常见、常用的剂型,但使用泡腾片时需要注意几点:
- 不宜用茶水或饮料泡服,以防出现化学反应;
- 使用泡腾片时水温不宜过高,40℃左右即可,特别是维C泡腾片,水温过高会严重影响药效;
- 泡腾片偏酸性,服用后应用清水漱口,以减少对牙齿的刺激;
- 泡腾片中含钠较多,限盐人群需要注意。
分散片
服用方法:整片或溶于水中服用,速崩速效、吸收充分
普通片剂崩解速度慢,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影响,而分散片一般在3分钟内就可崩解完全,将药物全部释放,因此缩短了在体内的达峰时间,增加峰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分散片可整片吞服,还可放入水中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后使用,更适合吞咽困难的人群。
咀嚼片
服用方法:咀嚼后吞服,味道好,依从性高
咀嚼片是在口腔中咀嚼后吞服的片剂。药物经咀嚼后通过口腔黏膜吸收,不但可降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还能迅速发挥作用,适合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群,以及肾病、心脏病等需要限制摄水量的人群。一些难崩解的药物,制成咀嚼片可加速其崩解,提高药效。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尤其适合儿童,顺应性很好。
舌下片
服用方法:舌下含服,快速起效
舌下片置于舌下后可以迅速溶化,通过舌下丰富的毛细血管直接进入体循环,迅速吸收从而发挥全身作用,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治疗,像常见的硝酸甘油舌下片,就是通过舌下黏膜迅速起效缓解心绞痛的。
口腔速崩片
服用方法:口中崩解,迅速吸收
口腔速崩片在唾液中几秒之内就可以快速溶解。此种新颖剂型对儿童、老人,以及取水不便、卧床不起和严重伤残病人最适宜。一般在口腔崩解后直接吞咽即可,无需另外喝水。具有胃肠道反应小、肝脏首过效应低的优点。
缓释片和控释片
服用方法:整片吞服,缓慢释放,药效平稳
通过一定的材料或结构将药物制成缓、控释剂型,使药物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体内,通过缓慢释放使血药浓度更平稳,作用时间更长,副作用更小,服药次数更少等。控释片还可以制成每隔一定时间释放一次剂量药物的形式,使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由于缓、控释剂型的特殊结构,服用时是不能掰开的,要整片吞服,严禁嚼碎或击碎分次服用。
PS:缓释、控释胶囊同理
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
这么多片剂类型应该如何选择呢?药师在这里提示几点思路:
根据病势缓急。急症用药应该选择起效迅速且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如舌下片、口崩片等;慢性疾病可选择血药浓度平稳、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的剂型,如缓释片、控释片等。
根据临床症状。如吞咽困难、胃肠功能差、卧床的患者等可选择咀嚼片、舌下片、口崩片等;胃部不适者可选择肠溶片。
根据依从性。儿童用药可选择口味良好的泡腾片、咀嚼片等。
特殊人群的用药选择
儿童
儿童仍处于发育阶段,各脏器的生理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因此与成人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儿童用药最好使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药是指专为儿童设计的,在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用药依从性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特点。目前儿童常用口服剂型有干混悬剂、颗粒剂、混悬液、口服液体制剂、咀嚼片、泡腾片、分散片等。
我们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孩子的接受度。一般而言,3岁以下儿童吞咽能力差,不适合选用直接吞服的片剂、胶囊等固体药物,可以选择颗粒剂、混悬液或口服液体制剂的药物。对于大些的孩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作为宝爸宝妈,不同的口服药物剂型,我们要了解其不同的用法。
颗粒剂、干混悬剂
颗粒剂:颗粒剂是一种药物剂型,是将药物细粉加适量水制成颗粒状后供儿童使用。
干混悬剂:是难溶性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粉状物或粒状物,临用时加水振摇即可分散成混悬液。这两种剂型的药物的吸收利用率较高,适合儿童服用。
注意:用前需用适量温开水搅拌溶解后服用。
混悬液、糖浆剂
混悬液:一般是不溶性药物颗粒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内所形成的不均匀分散系的液体药剂。
糖浆剂: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口服浓蔗糖水溶液。这两种剂型的药物口感较好,适合儿童服用。
注意:这两种剂型的药物长期放置会出现少量沉淀。在使用前需要摇匀确保药物浓度均匀,以免影响药效发挥。布洛芬混悬液如果使用前没有进行摇匀,会导致部分药物沉积于药瓶下方,倒出的药物有效成分较少而影响退热效果,而且剩下药物浓度也会发生变化,后面使用时根据药物的具体用量,可能会出现过量的情况。所以,在服用前需摇匀才能保证药物均匀分布于液体内,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因此,不是药的问题,而是使用方法不当。
口服液
口服液: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组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制剂。口服液吸收效果好,吸收快,方便儿童使用。
注意:用量杯精确倒取,不可用嘴直接接触瓶口服用,避免污染。
泡腾片
泡腾片:是一种新型片剂,它含有泡腾崩解剂。
注意:不可直接吞服,因为泡腾片中加入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成分,直接口服药品在口腔内遇水瞬间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有缺氧窒息的危险。所以在服药前需先将药片加适量温水完全溶解,待气泡全部消失后再口服。
咀嚼片
咀嚼片:是指于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片溶化后吞服的片剂,常加入蔗糖、薄荷油等甜味剂。服用方便。
注意:服用时可不饮水,直接在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其溶化后吞服即可。
分散片
分散片:指在水中可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服用方便、崩解迅速、吸收快。
注意:大部分分散片可以用水化开后喂服。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减弱等问题,选择药物剂型时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可以选择颗粒剂、混悬液等易于服用的剂型;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可以选择肠溶片或缓释片,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选择缓释、控释剂型,以减少服药次数。
总结
药物剂型的选择直接影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每种剂型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在选择药物剂型时,需要综合考虑病情、患者年龄、用药习惯等因素。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