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收藏指南:从五大名窑到市场价值
宋瓷收藏指南:从五大名窑到市场价值
宋代瓷器以其清晰简洁的器型、素雅柔和的色调而著称,即使是古董珍品也极具现代感,令人赞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宋代瓷器的收藏要点,包括五大名窑的特点、瓷器的造型与底部特征、工匠痕迹的识别、瓷器的保存方法以及收藏建议等。
南宋/元 哥窯葵口盤,直徑5½ 英寸 (14 公分)。此拍品於2024年3月22日在佳士得紐約重要中國藝術暨高曼珍藏拍賣中售出,成交價1,865,000美元
宋代瓷器供宮廷、宗教和日常使用,造型多樣,簡單但精緻。這些瓷器以細膩的單色釉料而聞名,由乳白色、淡綠色、天藍色到濃烈的煙黑色,釉色各有千秋。數百年來一直受到學者、收藏家和藝術家密切研究和模仿。時至21世紀,宋瓷散發出的現代風韻依然歷久不衰。
了解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和鈞窯
一件宋瓷的價值,首先看它原產的窯爐。最珍貴和最有價值的瓷器定必來自宋代五大窯爐,分別爲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和鈞窯。這些窯爐嚴格監管瓷器的製造,對於誰可以擁有或使用這些瓷器,有著嚴格規定。不完美的作品會被銷毀,以防止它們流通市面。
金/元 鈞窯紫斑連座瓶,高7½ 英寸 (19 公分)。此拍品於2024年3月22日在佳士得紐約重要中國藝術暨高曼珍藏拍賣中售出,成交價352,800美元
於五大名窯中,以汝窯出產的宋瓷最罕有。目前已知的私人珍藏及博物館藏只有約70件汝窯宋瓷,同類珍品在市場上難得一見,因此拍賣成交價往往高達數百萬元。
幸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亦會使用優質瓷器,文人雅士及名門望族就是首批宋瓷藏家。收集這些精美的陶瓷花瓶及其他器皿非常流行,被視為文化修養的象徵。
流傳至今的龍泉、耀州窯及磁州窯製瓷器是最佳例子,廣受藏家追捧。它們較著重花巧設計,當中以龍泉青瓷在市場上尤其受歡迎。
研究外型與底部
除了產地之外,宋代瓷器亦以其優雅的比例和造型而著稱。每個窯場都有自家專門生產的釉料,而這些釉料會用在特定造型的瓷器上。要分辨它們頗具難度,尤其因無論是在生產當時或是在歷史後期,這些瓷器都有大量複製品。窯場、釉料和瓷器的形狀都密切相關,如果一件作品的釉料與造型不符,那代表它很可能是贗品。
南宋 吉州窯剪紙貼花梅紋盌,直徑6⅛ 英寸 (15.6 公分)。此拍品於2024年3月22日在佳士得紐約重要中國藝術暨高曼珍藏拍賣中售出,成交價63,000美元
雖然您可從書籍和線上數據庫查看宋代陶瓷的圖片,但沒什麼比親身研究實物更能訓練慧眼,因此參觀世界各地的優秀藏品是最佳的學習方法。例如大英博物館的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收藏匯聚大量瓷器精品,按釉色排列。
博物館是訓練慧眼的最佳地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擁有21件汝窯瓷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汝窯珍藏。而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則藏有多件龍泉青瓷。
留意工匠留下的痕跡
近距離欣賞古董珍品的好處之一,是能查看工匠無意間留下的痕跡。某類宋瓷,尤其是定窯的出品,經常有工匠留下的痕跡,有助辨別瓷器的真偽。
北宋 定窯刻雙鳧戲塘圖盌,直徑6⅛ 英寸 (15.6 公分)。此拍品於2024年3月22日在佳士得紐約重要中國藝術暨高曼珍藏拍賣中售出,成交價18,900美元
例如,在查看定窯器物時,可留意足口周圍有沒有指甲印 痕。這些痕跡是工匠人手將器物浸入釉料時留下的。
好好保護珍藏
瓷器不是有機物質,因此宋瓷藏家毋須擔心四周的溫度及濕度會破壞瓷器。不過,瓷器是易碎品,所以用玻璃保護是最安全理想的做法。
瓷器年代久遠,完好無損的作品非常罕見,不少瓷器也經過修復。事實上,許多宋代瓷器都是用一種名爲金繼的日本鎏金漆技術所修復的。這種技術旨在頌揚作品的獨特歷史,而非遮掩其缺陷。藏家可能會發現藏品的品質會隨時間轉差,在此情況下,應進行專業的修復工序。現時有很多新科技和物料,只要選對修復者,修復效果會非常理想。
不要因高價而卻步
宋代瓷器的數量稀少,因此備受推崇。然而,新藏家不應被汝瓷的數百萬美元成交價格嚇跑。市面上仍然有許多保存完整的宋代瓷器,價值數千美元,相對實惠。此類別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各不相同,取決於瓷器本身的質素、釉面和稀有性等因素。
本文原文来自佳士得拍卖行